12月2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孙少聪课题组在 Nature Cell Biology 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发现一种参与病原微生物免疫应答的蛋白质——TANK结合激酶1(TBK1)能促进癌症的发展并抑制抗癌免疫应答 [1]。 图片来源:Nature Cell Biology [1]
FerGene是由Ferring制药公司和黑石生命科学(Blackstone Life Sciences)于11月底投资5.7亿美元组建的一家基因治疗公司,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膀胱癌基因疗法nadofaragene firadenovec(rAd-IFN/Syn3),为高级别、卡介苗(BCG)无应答、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放化疗联合Durvalumab(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升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效果,约有50%患者有望临床治愈。
肺癌是免疫药物研究最火热的癌种之一。对于无EGFR/ALK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PD1/PDL1无疑是NSCLC(非小细胞肺癌)最大的救星。当然,这种新型的免疫疗法使用非常有讲究,只在特定人群中可以发挥到最大作用。小编今天就以PDL1表达水平,来分析当今免疫时代下的精准用药布局:到底是PD1/PDL1单药使用即可?还是要联合化疗?如何联合?
胆管癌(Bile duct cancer / Cholangiocarcinoma)统指胆管系统衬覆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按所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 和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两大类。虽然胆管癌不常见,但近年来胆管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晚期胆管癌的恶性程度极高。虽然手术和肝移植可治疗部分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但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方案通常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但疗效有限,处于"无药可治"的边缘,因此当前临床阶段的胆管癌新药开发显得非常重要。 幸运的是,目前胆管癌已有相关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有的即将上市,接下来笔者做一汇总分享给大家。 1. Infigratinib治疗胆管癌,疾病控制率为83.6%!
血液干细胞移植的工作原理:有缺陷的造血细胞被健康的造血细胞(来自捐赠者或患者自身)替代,目前主要借助放疗、化疗等手段杀死现有的血液干细胞,为移植细胞重新植入骨髓扫清道路,但是这可能导致血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而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靶向方法,即根除特定的干细胞,为移植细胞腾出空间,且不盲目破坏骨髓细胞。 新的干细胞被移植前,骨髓(紫色)中的血液干细胞(蓝色)被清除
罗氏(Roche)集团成员基因泰克(Genentech)今天宣布,美国FDA批准了Tecentriq(atezolizumab)与化疗(Abraxane[紫杉醇蛋白结合物; nab-紫杉醇]和卡铂)组合作为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疗法,患者无EGFR或ALK突变。 这一批准是基于临床3期研究IMpower130的结果,该研究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Tecentriq联合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总生存期中位数为18.6个月,对照组13.9个月; 在意向性治疗的野生型人群中,HR=0.80; 95% CI: 0.64-0.99; p=0.0384)。基于Tecentriq的联合治疗也显著降低了疾病恶化或死亡风险(中位PFS为7.2比6.5个月; HR=0.75; 95% CI: 0.63-0.91; p=0.0024)。 Tecentriq联合化疗的安全性似乎与单
默沙东日前宣布,美国FDA已受理抗PD-1疗法Keytruda的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该sBLA申请批准Keytruda作为单药疗法治疗特定的高风险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具体为:不符合膀胱切除资格或已选择不进行膀胱切除的卡介苗无应答、高风险、伴原位癌(CIS)、伴或不伴乳头状病变的NMIBC患者。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肿瘤个体化及精准治疗的发展,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能够显著提高抗肿瘤疗效,延长患者生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出血、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肝毒性等,其中高血压为常见不良反应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治疗相关的高血压很可能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我们一起来看下常见抗血管药物安罗替尼、贝伐珠单抗及其他抗血管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 ALTER1102研究
罗氏(Roche)集团成员基因泰克(Genentech)今天宣布,美国FDA批准了Tecentriq(atezolizumab)与化疗(Abraxane[紫杉醇蛋白结合物; nab-紫杉醇]和卡铂)组合作为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疗法,患者无EGFR或ALK突变。
默沙东日前宣布,美国FDA已受理抗PD-1疗法Keytruda的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该sBLA申请批准Keytruda作为单药疗法治疗特定的高风险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具体为:不符合膀胱切除资格或已选择不进行膀胱切除的卡介苗无应答、高风险、伴原位癌(CIS)、伴或不伴乳头状病变的NMIBC患者。
2019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宣布,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经谈判被正式列入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乙类范围,它也是此次通过医保谈判唯一成功列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单抗药物。(医保报销细则等相关信息,以政府公示信息为准)。
这几年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突破就是PD-1/PD-L1免疫药物,它开启了全新的肿瘤治疗模式,“治愈”肿瘤不再是梦。特别是在恶性黑色素瘤当中,PD-1免疫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40%以上,相比与晚期肺癌的16%,有2倍多的提升,很多患者可以长期保持疗效,已经有病人维持了5年、甚至10年,实属幸运!
默沙东(在美国和加拿大称为Merck & Co. Inc., Kenilworth, New Jersey, USA)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批准其PD-1抑制剂药物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联合卡铂和紫杉醇适用于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公司已收到NMPA的纸质批件。此次新适应证的获批是基于全球III期临床试验KEYNOTE-407研究数据,其中包括了中国亚组(包括中国扩展队列)中期分析数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帕博利珠单抗在华获批了第3个NSCLC领域的一线治疗适应证,
超越一线标准疗法!Tecentriq组合提高肝癌患者总生存期 罗氏(Roche)公布PD-L1抗体 Tecentriq(atezolizumab,阿替利珠单抗)联合Avastin(bevacizumab,贝伐珠单抗)的组合疗法,在治疗既往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的3期试验IMbrave150中取得积极结果。数据显示,与索拉非尼相比,Tecentriq/Avastin组合将患者死亡风险降低42%,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1%。这一免疫组合疗法是10年来首个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优于现有标准疗法索拉非尼的全新疗法。
1.首个PDL1单抗“I”药即将进入中国:国内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迎来最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