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学家如何追踪癌细胞中的“非法停车者”?

    鳞状细胞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癌症类型,其好发于多种组织中,比如肺部、食道、胰腺、咽喉和皮肤等;由于这种癌症会出现许多突变,因此目前开发新型疗法对于研究人员而言是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然而,所有的鳞状细胞癌往往拥有一种常见的“致命弱点”,其依赖于癌症蛋白?NP63,该蛋白质仅出现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且能调节必要的生物学过程。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维尔茨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其或能在另一种蛋白的帮助下失活癌症蛋白,同时抑制鳞状细胞癌的生长。

  • 具有癌细胞诱变能力的细菌促进肠道菌群进化

    人体肠道细菌的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的健康生物标志物,影响着肥胖、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影响着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但如何保持它的多样性仍然是一个谜。由Isabel Gordo领导的科学家们首次实时观察到,微生物群多样性爆发由具有与癌症相似突变率的细菌细胞引起。   图片来源:PLOS biology

  • 辉瑞与IDEAYA签订临床研发合作协议 开发抗癌疗法组合

    19日,IDEAYA Biosciences宣布,已与辉瑞(Pfizer)签订一项临床研发合作协议,以评估IDEAYA公司的在研蛋白激酶C(PKC)小分子抑制剂IDE196和辉瑞的MEK抑制剂binimetinib联用,治疗携带GNAQ或GNA11基因突变的实体瘤患者中的疗效,其中包括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皮肤黑色素瘤和结直肠癌(CRC)患者。

  • 研究揭示驱动肿瘤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

    癌基因cMyc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调控约15%的人类基因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代谢重编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cMyc是否通过转录以外的机制,来广泛地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

  • 男性与女性肠癌的发生差异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结肠癌肿瘤细胞在男性与女性患者中的生长速率以及侵袭性发展程度不同。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我们的工作有助于采取措施预防女性患者中特定致命形式的结肠癌的发生以及不良后果”,文章作者,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Caroline Johnson博士说: “这项工作将使所有妇女,特别是黑人妇女受益。与其他种族或族裔群体相比,黑人妇女患结肠癌的风险更高。”

  • 小白菊内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是重要的药物研发靶点,去泛素化酶USP7参与调控包括Wnt,Notch以及Hippo等在内的多个关键肿瘤信号通路,新颖USP7抑制剂的发现对于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药物组合治疗胰腺癌显示出安全性

    项新研究显示,与PD-1抑制剂联合使用的新型肽拮抗剂在治疗晚期,难治性胰腺癌和直肠癌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Pancreatic Cancer》杂志上。

  • 帕博利珠单抗显示出治疗恶性癌症的潜力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对于四种类型的晚期难治性罕见癌症患者具有可接受的毒性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7日在线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杂志上。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这项临床II期研究随访了127位患有晚期罕见癌症的患者:分别患有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原发性未知癌(CUP),肾上腺皮质癌(ACC)和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在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之间,患者每三周接受200毫克的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 如何通过放疗将膀胱癌斩草除根?

    根据一项新的临床试验,更有针对性的放射疗法可以有效治疗已经扩散到骨盆的淋巴结的膀胱癌。   这种类型的癌症被称为节膀胱癌,预后非常差,通常不需要放疗。传统上,病人接受姑息治疗来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   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与皇家马斯登NHS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合作,进行了一项II期临床试验,评估已扩散到盆腔淋巴结的膀胱癌患者的放疗使用情况。

  • 揭示癌细胞繁殖和转移的方式

    已知癌细胞可以迁移并协作形成网络,这些网络作为获取营养和血管的管道。现在,日本的研究人员已经在实验室中从癌细胞中生成了类似的大型结构,从而更好地了解了其潜在的作用及相互作用。   增殖细胞经常相互合作,以形成自利的大规模结构:这些包括细菌生物膜,保护性的上皮单层膜,甚至更复杂的结构,如内皮毛细血管。恶性细胞在一种称为血管生成拟态的过程中形成结构,促进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转移所需的血管。迄今为止,其生化和生物物理机制还没有研究清楚,因为这种有目的的行为很难在实验中重现。

  • 重磅级文章解读近期癌症转移研究新进展!

    【1】Nat Cell Biol:乳腺癌细胞或能转变其代谢策略来发生转移   doi:10.1038/s41556-020-0477-0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乳腺癌进行研究有望开发出新型策略,来预防癌细胞扩散到机体其它器官,并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

  • 阿斯利康PARP抑制剂Lynparza(利普卓)在日本获孤儿...

    、2020年03月21日/生物谷BIOON/--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已授予抗癌药Lynparza(中文品牌名:利普卓,通用名:olaparib,奥拉帕利)孤儿药资格(ODD),用于维持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携带生殖系BRCA突变(gBRCAm)的转移性胰腺癌。Lynparza由阿斯利康与默沙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

  • 补体调控肿瘤相关B细胞的双向作用

    B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往多项重要研究发现,B细胞具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但近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细胞在抗肿瘤免疫的产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临床研究发现针对B细胞的利妥昔单抗在实体瘤患者中没有显着疗效;另外,有大型队列研究结果显示B细胞浸润和免疫治疗的效果呈正相关。这一系列的研究提示,肿瘤相关B细胞很可能存在表型和功能的异质性。

  • “沉默杀手”前列腺癌坑苦了万千男性 研究现状究竟如何

    潜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沉寂许久,拔枪,枪响,目标应声而倒!   如果说,最危险的杀手,就是在暗影中发出致命一击,那么,前列腺癌,就是这样一名沉默的杀手。   得了前列腺癌,一开始通常没有什么感觉,被确诊时,往往已进入晚期。令人担忧的是,近些年,全球前列腺癌发病率呈快速递增态势。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7年,美国有超过16万人被诊断出罹患前列腺癌,居美国男性癌症首位。而最新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同样显示,在中国,前列腺癌已跻身发病最多、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榜单前十之列。

  • 科学家发现治疗结直肠癌的新药

    癌细胞快速改变其基因组的能力能被用作对抗恶性肿瘤的武器吗?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物质,在动物模型和人类癌细胞的实验中都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子宫内膜癌治疗 Keytruda+Lenvima组合注册II...

    日本药企卫材(Easai)近日宣布,评估分子靶向疗法Lenvima(乐卫玛,通用名:lenvatinib,仑伐替尼)联合默沙东(Merck & Co)抗PD-1疗法Keytruda(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II期研究(Study 111/KEYNOTE-146,NCT02501096)的阳性结果已在线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文章标题为:Lenvatinib and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ndometrial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