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媒报道,Vigencell获得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简称“食药监部”)额外批准,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Vigencell在2007~2013年间,进行了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单一WT1肿瘤抗原的临床试验,其无复发生存率为71%,5年复发率为0%。
2023年11月22日,中山大学康铁邦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增强多梳蛋白L3MBTL2诱导的凝聚体可抑制骨肉瘤的生长》的论文,揭示多梳蛋白L3MBTL2通过液-液相分离凝聚非经典多梳蛋白复合体PRC1.6来实现对靶基因的调控,发挥其转录沉默以及抑癌的功能。研究还发现砒霜活性成分(三氧化二砷)可促进L3MBTL2蛋白累积形成更多核内凝聚体,增强其转录沉默活性,最终抑制肿瘤生长。
肿瘤的有效治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重大难题之一。自CAR疗法概念于1989年的首次提出,到如今 CAR-T细胞疗法 在血液肿瘤临床治疗中展现出良好效果和前景,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研究一直占据肿瘤治疗领域具瞩目的位置,并被寄予了攻克实体肿瘤的巨大期望。在CAR-T疗法成功应用于血液肿瘤治疗中且相关产品接连批准上市的同时,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细胞疗法也在呼唤更加“治之有效”的治疗产品。
鼻咽癌(NP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技术的加入,鼻咽癌5年生存率已达80%。
众所周知,喝酒有害健康,许多研究表明,酒精是一种致癌物,喝酒与包括癌症在内的一系列伤害和疾病有关。例如,2023年6月8日,Nature Medicine 发表的一项基于中国成年人群的研究显示,喝酒会增加中国男性罹患61种疾病的风险。
肿瘤预防具体包括通过远离各种环境致癌风险因素,预防肿瘤发病相关的感染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及针对极高危人群或者癌前病变采用一定的医疗干预手段来降低肿瘤的发病风险。
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疗法重新定义了几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格局。尽管CAR T细胞治疗具有临床疗效,但许多癌症患者接受CAR T细胞治疗后无应。临床前和临床数据显示,高肿瘤负荷和全身和局部肿瘤微环境对CAR T细胞疗法的临床结局有复杂的相互作用。晚期癌症的标志——即炎症和免疫失调——维持了癌症的进展。了解CAR T细胞疗法、其失败机制和高肿瘤负荷条件下的不良事件对于实现这一新型治疗方法的全部潜力至关重要。在本文中,小编将重点讨论CAR T细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肿瘤负荷之间的关系,并描述了克服这些障碍的新兴临床方法,并更有效地将这种治疗策略纳入实体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模式。
体外药物评估在新药开发领域具有加速药物筛选、提高药物安全性的作用,对个体化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药物评估过程中,药物递送方法依赖于细胞和药物的共同培养,药物分子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被细胞内化(>数小时)和细胞活力测量(>1天)的限制,这构成了临床药物筛选和开发的障碍。因此,快速、准确地药物评估的新技术仍具有广泛的需求。
通过定期体检,我们可以及早发现癌症的征兆,提高治愈的机会。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癌症的发生。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癌症的发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美好。
建议从40岁开始就要注意筛查癌症,通过早期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初步判断是否有癌症,如果发现异常需要通过肿瘤标志物、CT、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是否有癌症,以及癌症的部位、大小、侵犯的范围。
2023年11月2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牵头开展的III期JUPITER-02研究最终结果于国际顶尖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在线发表。
乳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女性癌症,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主要根据肿瘤的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H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 2, HER2)的状态进行治疗。其中HR阳性/HER2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乳腺癌的三分之二。研究表明,使用靶向疗法,可以有效改善HR+/HER2-乳腺癌。但靶向药物和不同生物标志物的生物学相关性仍然不确定。
比利时Precision计划的目的是很大限度地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实施tumor-agnostic(不需要肿瘤组织信息)的二代测序(NGS),并提高分子指导治疗方案的可及性。学术性tumor-agnostic篮子II期研究是该计划的一部分,旨在研究奥拉帕利对晚期癌症的疗效,这些癌症携带致病或可能致病的胚系或体系基因突变,且这些基因在同源重组(HR)中发挥作用。该研究包括四个队列,即BRCA1、BRCA2、CHEK2或ATM突变的患者。
从非小细胞肺癌变为小细胞肺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神经内分泌分化可能是导致小细胞肺癌转化的因素之一。在这个病例中,患者最初诊断为浸润性腺癌,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征。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向小细胞肺癌的转化似乎在使用第二代ALK-TKI后更容易发生,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承受更高的暴露压力,迫使细胞经历生物变化或组织学转化。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官方公众号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38岁的张先生(化名)每年定期参加单位体检,热爱体育运动,一直以来身体情况都十分良好。2个月前,他经常在饭后出现持续性的腹痛、腹胀,以为是消化不良,过了1个月,皮肤和眼睛都有点发黄,人也消瘦了许多。去医院经检查确诊为晚期胰腺癌,肝脏广泛转移,梗阻性黄疸。
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官方微信,该院近日接待了一名特殊的病人,最近一个月都感觉肠胃不好,总是拉肚子,结果竟然检出了五处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