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脑膜病变(LMD)是恶性细胞扩散到脑脊液或包围脑和脊髓的软脑膜的结果。LMD的一种治疗选择是全脑全脊髓照射(CSI),这包括照射所有与脑脊液接触的区域。一项最近的研究表明,使用质子放疗的CSI比光子放疗更适合LMD的治疗。质子CSI允许实现适形的辐射剂量分布,通过减少附近风险器官的辐射暴露,可以显著降低正常组织毒性。关于光子CSI用于LMD的数据很少。在与同事讨论这个问题时,似乎对光子CSI的主要担忧是与血细胞减少相关的严重毒性的潜在风险。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光子与质子CSI治疗LMD后的血液毒性和生存情况。
医生说出年轻人患胃癌的原因#数据显示,19~35岁胃癌患者占6%~11%,发病率较30年前翻了一番。他们是怎么得上胃癌的?多位医生表示,在所有癌症中,胃癌与饮食习惯关系最密切。长期吃高盐、腌制、霉变食物,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遗传基因等,都是胃癌的高危因素。此外,年轻人经常面临的频繁熬夜、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压力增大问题,也可能诱发胃病甚至胃癌。需要注意的是,胃癌早期症状容易与胃炎、胃溃疡等混淆,年轻人身体底子好,喜欢“扛一扛”,一查出胃癌即中晚期的情况也常发生。(生命时报)
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5%~20%,且与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1]。在过去20年中,随着抗HER2药物的应用,这类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除肿瘤靶向治疗外,关于不同个体特征如何影响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数据仍然有限。Clinical Breast Cancer近期刊载的一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系统评估了近年来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个体特征及其与短期和长期生存的关联。结果表明,在2010年至2018年间,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显著改善,且有相当比例(26.8%)的患者在诊断后8年仍然存活。短期(OS<2年)生存与年龄较大、黑人种族、低收入和内脏或脑转移等显著相关,而长期(OS≥5年)生存则与年轻、白人种族、高收入和较少转移部位及HR阳性肿瘤等显著相关[2]。本文特攫取重要内容,以飨读者。
今年24岁的小雯(化名),从小就对表演充满热情,大学时利用课余时间拍广告、客串MV。毕业后,她顺利签约一家影视公司,成为一名短剧演员。
长期依赖人工智能(AI)辅助的医生,其独立诊断技能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退化。这一发现为医疗领域过度依赖新技术敲响了警钟。
日前,勃林格殷格翰与中国生物制药今日宣布,双方在中国大陆联合推广的圣赫途?(宗艾替尼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适用于治疗存在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8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附条件批准宗艾替尼片上市,用于治疗存在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联合,成功完成“基于植入式微电极阵列的脑深部肿瘤边界精准定位”临床试验,我国研发的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实现突破。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人类消化道中的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主要寄生在人类胃部,被认为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关系,70%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因此,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生物致癌因子。
美国学者提供的资料显示:由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导致的肝癌加上酒精相关性肝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癌的发病率。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肝癌发病率近年来的上升即源于此。
肝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目前,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三大致命癌症。据美国乙型肝炎基金会数据,肝癌的生存率极低,五年生存率仅为10%-14%。
事实上,很多时候并非我们忽视了身体的信号,也并非体检的疏漏,而是某些癌症天生属于“隐匿癌”,其发病过程悄无声息、不痛不痒,很多人在发现时已是癌症晚期。
株洲新闻网8月25日讯(通讯员陈恺祺)8月24日,在2025肺癌规范化诊疗与呼吸健康促进大会上,株洲市二医院(株洲市肿瘤医院)凭借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的综合实力,成功成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重症肺癌专病联盟”成员单位,标志着市二医院肺癌诊疗水平将得到新的提升,为株洲市乃至更广区域的患者带来同质化、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84岁老人从未想过,一纸肺癌诊断让她的晚年生活陷入阴霾。面对直径达3.2厘米的肺部肿瘤,辗转求医均因高龄、手术风险大而被婉拒。在几乎绝望之际,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胸外科专家团队通过一个3厘米的小切口,为她精准切除了肿瘤。
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递增态势,随着医学诊疗发展和乳腺癌治疗新药的不断出现,患者的生存状态已得到了极大改善。特别是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能够在疾病早期确诊,早发现早治疗使得患者的预后通常较为理想。在中国,目前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83.2%。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乳腺癌患者会经历疾病复发。如何发现哪些患者存在较高的疾病进展风险?如何尽可能化解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高危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瑾教授就此给予了建议。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赵斌李博)近日,国际生物医药界最高荣誉之一——2025年美国盖伦奖(Prix Galien USA)公布提名名单,深圳晶泰科技孵化企业希格生科(Signet Therapeutics)凭借全球首款弥漫性胃癌靶向药SIGX1094R,成为唯一入围此次“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的中国生物制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