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和病死率第4位。目前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为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一线化疗常采用紫杉醇类、铂类、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复发转移后的二线化疗却无标准治疗方案[1-2]。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作用于VEGFR-2的小分子TKI药物,能够抗肿瘤血管生成[3]。本研究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观察临床疗效。
近年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在晚期黑色素瘤领域进展迅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等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1-5]。但亚洲黑色素瘤的特点与高加索人群差异明显,其常见亚型为肢端型及黏膜型[6],BRAF等突变的总体比例低于高加索人群[7],免疫治疗的总体疗效也不尽相同[8],仍需要免疫和靶向治疗之外的治疗策略。
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牵头,全国39家三甲医院共同参与开展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发现,药用真菌槐耳制成的中药槐耳颗粒,可显著降低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复发风险33%,有望填补肝癌缺乏有效辅助疗法的空白。(Gut.5月25日在线版)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临床不常知的方案,阿法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这个方案在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NCCN指南中有两处推荐,(1)可以用于EGFR一代靶药(易瑞沙、特罗凯)耐药后T790M突变阴性进展患者的治疗;(2)也被推荐用于奥希替尼耐药后多发进展的肺癌患者的治疗。
细胞减灭术联合化疗是晚期卵巢癌的标准治疗,然而70%患者会在3年内复发。卵巢癌复发后很难获得治愈,不得不接受多线的药物治疗。
癌性腹水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是癌症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顽固、量大、反复出现的特点。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不足18个月;治疗进展有限,紫杉或蒽环类药物化疗依旧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同行业的人都在高能消耗着自己的身体。那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筛查人群和手段,看看你是否需要做做肿瘤筛查?
由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和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联合主办,礼来中国支持,汇聚一流制作团队,精心打造的中国首部关注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音乐剧《爱?在一起》,于近日在沪上演。
红河、玉溪、黄鹤楼、中南海、电子烟、二手烟……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烟雾缭绕的世界。在中国人的社交江湖里,“递烟”已成了通用礼节,火机咔嚓一声,宾客之间的友谊就能急速升华。
这真是老生常谈,大家听烦了,医生也谈厌了,但还是要放在第一条来说!吸烟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不良生活方式,必须坚决戒除。不吸烟的人要劝阻周围吸烟的人,拒绝二手烟、三手烟伤害。
肿瘤的复发是悬在很多患者心中的一块石头,即使结束治疗,仍然处在担心复发转移的状态。不过,肿瘤患者们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我们要了解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引起肿瘤复发的5大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就能轻松应对,降低复发的风险。
肺癌转移食管有何症状?肺癌是一种很容易转移的恶性肿瘤,而食管是癌细胞最容易侵袭的部位之一。那么肺癌转移食管有何症状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有EGFR基因突变的脑转移患者,推迟放疗会降低总生存期。而一线治疗时,选择立体定向放疗联合EGFR靶向药治疗可延长21个月总生存期。也就是说,有脑转移的患者,放疗越早做越好。
肺,是五脏六腑的“保护伞”,有“华盖”之称。
癌症性格”一说在社会上有着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人都深信:具有一些特定性格特质(比如神经质、易怒、悲观或是孤僻)的人群更容易成为癌魔狩猎的对象,而开朗乐观则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癌症。这种观点究竟有没有根据?一切事实都需要科学来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