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式比较多,一般有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而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延缓癌症进展。那么,子宫内膜癌需要吃贝伐珠单抗吗?
泰瑞沙(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TKI靶向药,对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关于其医保报销政策,需结合具体适应症和地区医保目录。那么,术后辅助治疗吃泰瑞沙能报销吗?
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目前很多患者通过服用药物控制疾病。醋酸阿比特龙作为一种雄激素合成抑制剂,目前主要获批用于前列腺癌治疗。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那么,肝癌能不能使用醋酸阿比特龙?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孙自法)全球知名科研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4月24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最新出版的《自然》增刊“2025自然指数-癌症”显示,2024年,中国以2614.52的份额首次超过美国(份额为2481.71),成为位居世界第一的高质量癌症研究产出国家。
近日消息,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最新研究发现,CT扫描导致的辐射暴露每年可能引发约10.3万例癌症,占全美癌症病例的5%。
2024年,凭借一款第三代肺癌药产品,生物科技公司艾力斯净利润翻倍。
当前,肺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均位居中国所有恶性肿瘤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其中约30%~40%可通过手术切除根治;然而,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始终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导致患者总体生存难以进一步提升。
肺癌脑转移患者发生严重呕吐,多与颅内压升高或肿瘤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相关。此类症状需基于病理机制与患者整体状态选择药物,同时需兼顾抗肿瘤治疗与支持治疗的协同作用,避免单一手段的局限性。
膀胱癌患者出现尿潜血1+时,药物安全性与疾病进展的关联性需综合研判。阿帕替尼作为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其临床应用需权衡抗肿瘤效应与出血风险之间的平衡。本文结合现有证据,探讨该场景下的治疗决策路径。
淋巴瘤作为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需基于病理分型、分期及患者个体差异制定。近年来,物理治疗技术如微波消融等逐渐被探索,但109微米波(可能属于微波或射频范畴)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现有证据,解析其临床定位及研究进展。
胃癌进展期患者发生肠梗阻时,治疗需兼顾肿瘤控制与症状缓解。阿魏化痞膏作为传统中药外用制剂,其在该场景下的应用需从病理机制、临床证据及安全性多角度审慎研判。
肺癌精准治疗时代,靶向药物需基于特定基因突变选择。针对未行基因检测直接使用奥希替尼(EGFR-TKI)或安罗替尼(多靶点TKI)的临床决策,需从循证医学、治疗获益风险比及医疗伦理多维度审慎评估。
乳腺癌化疗后序贯免疫治疗的疗程安排,需综合肿瘤生物学特征、治疗应答及患者耐受性等多维度因素。随着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科学规划治疗周期成为保障疗效与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小细胞肺癌(SCLC)虽然只占所有肺癌的15%,但每年全球约有25万人因其失去生命。这种肺癌通常与长期吸烟有关,已被认为是最具挑战的癌症之一,现有化疗方案疗效极为有限,急需新的有效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成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利器。治疗虽然带来希望,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这些不良事件当中,有轻度和严重之分,而这些反应的严重程度是否与患者的总生存期(OS)存在联系?这是当前临床和科研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阿帕替尼之所以广受医患青睐,主要是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靶向药物,并且取得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为了让更多患者可以用上药物,目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根据最新医保政策,其报销需满足以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