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当前位置:首页 » 肿瘤问答 » 前列腺癌患者不只活得久、还要活得好,我们的新选择来了!

前列腺癌患者不只活得久、还要活得好,我们的新选择来了!

文章出处:癌症药物网 人气:-发表时间:2025-04-20 23:52:00


  我开始只是感觉尿不太干净,结果一查竟然是晚期前列腺癌。我当时也懵了,医生说:“前列腺癌一旦开始有症状,多半就不是早期了”。


  其实,不止患友群里的张大叔,多项研究也提示:我国前列腺癌初诊患者中,仅约1/3属于局限期,其余多数在确诊时就已是局部晚期甚至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并不理想。


  我这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现在已经开始疼了,医生说进入去势抵抗阶段,难道真的走到治疗的死胡同了吗?听说国外有其他的创新疗法,我这种情况还能用吗?


  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来说,尽管眼下仍有多种传统治疗路径,如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但不少患者和李大爷一样,已错过根治性手术的最佳时机,治疗手段也变得捉襟见肘:耐药、副作用、骨转移病灶持续进展……让晚期觅友的生存困境更加严峻——数据显示,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69.2%。


  那眼下,还有哪些新型的治疗方法呢?


  正如李大爷提到新型疗法,包括放射配体疗法(RLT)和其他靶向精准治疗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了觅友们的希望之光。那么,RLT到底是个什么?和其他疗法有何不同?又适用于哪些人?今天,就让科普君来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01、RLT疗法精准狙击癌细胞


  大家或许听说过“177Lu”,而放射配体疗法(RLT)正是借助放射性核素(如177Lu),与能精准识别肿瘤的靶向配体“强强联手”,打造出一种兼具“导航”与“精准打击”能力的治疗新模式。


  NO.1


  PSMA:不得不知的关键靶点


  在此类靶向创新疗法中,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的“靶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SMA是一种Ⅱ型跨膜糖蛋白,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其他非前列腺组织中,它的表达较低。可一旦前列腺细胞发生癌变,PSMA的表达就会火力全开——前列腺癌细胞表面高度表达PSMA,其水平甚至是正常组织的100到1000倍,并且在前列腺癌进展阶段PSMA仍会持续升高[4],成了前列腺癌细胞名副其实的“身份证”。


  所以,我们可以把PSMA想象成癌细胞身上的“靶心”,而RLT治疗就像是一支携带了导航系统的“精准追踪魔法核弹”。这种核弹装载着放射性核素,比如大家常听说的177Lu,一旦识别到PSMA这个“靶心”,就会在癌细胞上定点引爆,释放能量辐射,精准摧毁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几乎没影响,别急,科普君会在下文中细说。


  正因为PSMA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高度表达,它才成为当前精准诊疗领域的明星靶点,也是RLT得以对症下药的关键基础。可以说,有了PSMA这个“靶标”,RLT才能实现“指哪儿打哪儿”,在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时大显身手。


  NO.2拒绝误伤!揭秘RLT的靶向导航机制


  RLT是一种基于“双重精准打击”策略的靶向治疗方式,核心在于两个关键环节:精准定位与靶向杀伤,分别对应“导航员”机制和“弹头”机制,共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消除。


  “导航员”机制:精准锁定病灶


  这一阶段的主角是配体,它的任务就像一名经验丰富的“导航员”,能够精准识别并紧紧抓住癌细胞表面的“靶标”——PSMA蛋白。


  这个过程就像导航员依靠卫星信号寻找目标位置一样,配体会带着放射性核素177Lu装置在体内游走,一旦发现表达PSMA的癌细胞,就会牢牢附着在它上面。与此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影像技术(比如PET/CT)实时监控这些配体的行踪,从而准确掌握癌细胞藏在哪[5]。


  “弹头”机制:定向放射杀伤


  定位完毕之后,轮到“弹头”登场了。放射性核素177Lu,就是这枚导弹的“高能爆破核心”。


  177Lu能发出β射线,虽然听起来威力不小,但它是个近战型选手——射程短、精准狠,辐射范围只有不到2毫米,大约只影响12个细胞的直径距离。因此,它能做到伤害目标癌细胞,几乎不波及周围健康组织。


  总的来说,RLT能像雷达一样识别癌细胞,又能像狙击手一样定点清除。尤其是对于那些已进入去势抵抗阶段(mCRPC)的患者,它提供了一种创新治疗方案。


  以上研究详情,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度友可以联系我们学习↓


此文关键字:前列腺癌患者不只活得久、还要活得好,我们的新选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