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近50年癌症数据发现:做好这两点,远离5种常见癌症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在《癌症科学进展》发布了2022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数据显示: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达482.47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9人会被确诊为癌症。从35岁开始,人们罹患癌症的概率就开始显著增加。
癌症的发病率如此之高,所以对于身体发出的任何报警信号,都不能掉以轻心,发现异常,应该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做好这两点,远离5种常见癌症!
2024年12月,《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5种常见癌症而言,提前做好2件小事“预防”和“筛查”能更有效地避免死亡的措施。
研究人员使用统计模型和癌症死亡率的数据,评估了1975年至2020年期间这5种癌症死亡率降低的原因,看看筛查、预防和治疗各自起了多大作用。
总的来说,在这5种癌症中,1975年至2020年,共有594万人避免了死亡。其中,预防和筛查措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占了475万,也就是80%。
不过,预防和筛查在不同癌症上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1.乳腺癌
如果不做任何干预,1975年至2020年,预计美国将有271万人因乳腺癌死亡,而实际有约100万人避免了死亡,其中25%则是因为做了乳腺X线筛查。
2.肺癌
只要控制住吸烟,就能避免98%的肺癌死亡。
3.宫颈癌
有16万人因为宫颈癌筛查(比如巴氏涂片检查或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和及时切除癌前病变,避免死于宫颈癌。
4.结直肠癌
避免死亡的94万人中,79%得益于筛查和切除癌前息肉.
5.前列腺癌
36万避免死于前列腺癌的人中,56%得益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
总之,这项研究显示,提前预防和定期筛查是让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这5种癌症死亡率下降的关键。
癌症早期信号记住5个字,希望你一个也没有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部曲永远是治愈癌症的最佳“法宝”。浙江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姚庆华指出,癌症早期信号记住5个字:血、块、痛、烧、减。
“血”——异常的出血
1.对女性而言,若出现接触性出血,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绝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都需警惕患宫颈癌的可能;如乳头出现血性分泌物可能是乳腺癌或乳腺导管肿瘤。
2.若无故涕血,需警惕患鼻咽癌或血液疾病的可能性。
3.若出血咳血或痰中带血需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4.若出现血尿特别是无痛性血尿需警惕膀胱癌、肾癌的可能性。
5.在排便过程中,如出现便中带血,同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块”——不规则肿块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散或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不规则肿块,往往提醒是癌肿的表现;
乳房双侧出现不对称,摸到无痛性肿块,或皮肤表皮出现橘皮样改变,则可能是乳腺癌的表现;
甲状腺处触及坚硬的米粒样小块,需警惕甲状腺乳头状癌,若原有甲状腺结节性肿大史的患者,肿块突然迅速增大、变硬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
“痛”——持续的疼痛
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都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
如头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考虑脑瘤的可能,也可能为肺癌脑转移症状;骨关节不明原因疼痛,且伴发热可能为血液疾病;胸骨后有灼烧感,有吞咽痛,可能是食管癌信号;
身体其他部位疼痛如胸部、腰背部疼痛等,都有可能为癌症转移侵犯神经痛,疼痛性质常表现为灼烧样或针刺样、向一定方向放射或出现类似电击样痛,都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排查。
“烧”——持续的发烧
持续发烧,尤其是低热,儿童要警惕血液系统肿瘤,成人要警惕肝癌、肾癌等肿瘤的可能。
“减”——体重的骤降
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排除甲亢、糖尿病),有可能是肿瘤;如果体重减轻伴肤色发黄和疼痛,要积极检查,排除胰腺癌等肿瘤的可能。
内容仅作信息分享,非诊疗建议。
同类文章排行
- 梳理近50年癌症数据发现:做好这两点,远离5种常见癌症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预测:幽门螺旋杆菌将致超千万例胃癌
- 不容易得癌症的人,一般都有这几个特征!占2个就是赚到
- 远离“粉红杀手”:乳腺癌的科普指南
- 50岁女子腿痒2个月,竟查出肝癌!提醒:皮肤出现4种异常要警惕
- 女孩确诊胃癌后发现:她和病友们都有这5个习惯!别等患癌才后悔
- 【科普先锋】走出乳腺癌十大认知误区
- 肺癌治疗需要注意的几个知识,知道了可以预先监测,避免严重后果
- 50岁女性腿痒2个月,竟是癌症!医生提醒:发现就是晚期,这2处发痒要当心
- 肺癌奥希替尼耐药的原因— “内鬼作祟”(EGFR 依赖型)和 “外援入侵”(EGFR 非依赖型)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