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全国肿瘤宣传周里,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根据市疾控中心提供的肿瘤监测数据,2016年,我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为396.43/10万,肺癌仍是“头号杀手”。专家提醒,只要行为生活方式够健康,40%以上癌症可预防。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难治病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老鼠进行试验,发现将癌细胞检测剂与铁离子吸附剂同时使用的话,不仅能够发现通常的癌细胞,而且连恶性肿瘤干细胞也可以容易地被发现。运用这一技术把肿瘤干细胞一个不剩地清除掉,将可防止癌症复发及转移。
日前,2015世界肺癌大会公布了AURA2试验的结果。结果显示应用三代TKI药物osimertinib治疗已接受过抗EGFR治疗并发生进展的晚期NSCLC有较高的应答率。并且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2015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一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公布了初步结果。结果显示新确诊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化疗联用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有预期应答率是化疗的两倍。
癌症已经不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了,三十年前,人们听到癌症是新闻,而在今天,它却是笼罩在每一个家庭之上的乌云,危险又致命,一纸癌症病情通知就几乎相当于宣判了死亡书。那么,对于癌症,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应该怎么去预防?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呢?
不少患者被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药物所吸引,选择出国看病,据国内最大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有英国科学家进行的试验表明,首个对前列腺癌的基因突变进行精准治疗的靶向药物——奥拉帕尼是有效的,这对想要出国看病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讲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癌症和艾滋病可谓是人们所面对的两大棘手的疾病难题,当然为了攻克这两种疾病,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开发新型疗法来治疗这些疾病;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他们开发出了特殊的抗体疗法来治疗癌症和艾滋病;近日,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就开发出了新型的抗体药物偶联药物来治疗癌症,研究者发现,他们所开发的这种抗体-药物键合物(ADCs)药物有望治疗一些实体瘤和血液癌症。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日前在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正式建成。该细胞库囊括了近70种癌症激酶靶点,细胞种类达150余种,几乎覆盖了目前已知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您可能对胃癌、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并不陌生,但是您听说过腹膜癌吗?这并不是一种新发现的新型疾病,而是一直存在、并且发病率不低的疾病。每年新发病人数十万,可是这种疾病在过去很少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是为什么呢?
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前夕,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相关统计内容,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我国当前恶性肿瘤疾病的整体状态及变化趋势,对于人们预防癌症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警示意义。日前,记者采访了浙江新安国际医院肿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付斌,请他就其中显示的信息进行了解读。
因为没怎么重视,这个小硬疖两个月后长至蚕豆大小,已明显感觉影响进食、说话和吞咽,杨先生这才到医院检查。据医生介绍,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随着全球精准医学的产业研浪潮到来,“健康中国 2030” 纲要落地,2017年精准医疗迎来高速发展和行业整合。因此,基因慧主办《大咖论健》,聚集科研、临床、产业、资本、政策等领域代表人物参与行业大探讨。
从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获悉,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不断增加药物筛选模型种类,该中心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
无论是化疗或是靶向治疗,虽然可以改善PFS,但都将面临无法控制的问题。现在的免疫治疗可以让一小部分患者获得比较长期的生存或者根治,如果能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的话,很可能会使更多的患者完全根治,这是最主要的目的,也是将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在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有很多中药具备很好的防癌、抗癌作用。而且,这些中药比较便宜,绝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名贵。今天,我们就挨个来认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