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那么,为什么癌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来的要比正常人容易? 这个问题,随便来一个人都能回答出一两个答案。 化疗副作用难捱、对死亡的恐惧、过重的经济负担、害怕拖累家人、害怕他人的同情、害怕周围人异样的目光......
秋季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燥。
根据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临床上对Ⅰ期肺癌主张首选手术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3%,但仍有近27%患者死于术后复发。复发转移已成为影响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奇曼丁即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其主要是用于中度以及重度疼痛的缓解。像各种因素引发的疼痛都可用其治疗。例如癌症引发的疼痛,也可用其来缓解。专科药物奇曼丁多少钱?
艾去适是具有双重作用的抗前列腺癌的药物,对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有效,尤其是对于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治疗更为显著。对于干预后因素显著对单纯激素疗法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可以作为一线的治疗。前列腺癌患者该如何服用艾去适? 艾去适 磷酸雌莫司汀胶囊应由有抗肿瘤治疗经验的人员给药。剂量范围为每公斤体重7-14mg(每日4-8粒胶囊
安维汀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因此它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治疗效果明显。安维汀虽然治疗癌症的效果好,但是也会有副作用产生,使用安维汀会高血压吗?
康莱特注射液是有着益气养阴,消癥散结作用的药物。 其主要是适用于不宜手术的气阴两虚、脾虚湿困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及原发性肝癌。癌症药物康莱特注射液会出现打冷战的情况吗?
复方斑蝥胶囊是中成药,是由斑蝥、刺五加、莪术、熊胆粉、人参、三棱、山茱萸、甘草、黄芪、半枝莲、女贞子加工制备而成的。复方斑蝥胶囊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绿色至棕褐色的粉末,味微苦回甜。专科药物复方斑蝥胶囊使用后会有上火吗?
10月16日,礼来发布最新研发动态,在接受或序贯含Gemzar(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方案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在研产品pegilodecakin联合FOLFOX(亚叶酸,5-FU,奥沙利铂)与仅使用FOLFOX对疾病进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失败。
·今天,10月18日,世界乳腺癌宣传日。 ·在中国,每隔两分钟就会新增一位乳腺癌患者,一年新增30.4万。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会迎来死亡宣判书。中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 83.2 %,已接近欧美、日本的90%。 ·另一个数字却远远落后。中国患者治疗时进行保乳手术的比例是22%,在日本,这个数字超过50%,而欧美是50-70%。 ·他们面临一场惨烈的乳房保卫战。
今日,ArsenalBio公司宣布完成8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用于推进该公司新一代“可编程”T细胞疗法的开发,治疗实体瘤和血液癌症患者。ArsenalBio公司于今年成立,是一家致力于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智能学习等技术整合,并应用于免疫细胞疗法开发的初创公司。该公司开发的“无需病毒载体”的T细胞改造技术代表了癌症疗法的重大进步。
对抗癌药PARP抑制剂来说,2011年是非常糟糕的一年。由于赛诺菲的iniparib在三阴性乳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中失败,以及阿斯利康的olaparib在卵巢癌临床试验中受挫,业界大大降低了对研发PARP抑制剂的投入和兴趣。不过,随着药物研发者们意识到iniparib并不是一种真正的PARP抑制剂,并采取了更谨慎的临床试验策略,这类药物再次卷土重来。
近年来,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多种瘤种中均表现出不错的疗效,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虽然很多患者在免疫治疗中取得了长期生存获益,但也有部分患者在免疫治疗后出现肿瘤快速进展现象,称为超进展(hyperprogressive disease,HPD)。HPD影响患者的预后,值得一提的是,超进展不是免疫治疗的特有现象,化疗和靶向治疗也有HPD的报道。今天笔者就免疫超进展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处理原则等进行阐述,与大家一起学习。
卫材(首席执行官:内藤晴夫)和美国新泽西州肯尼沃斯市-默沙东(NYSE:MRK)今天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LENVIMA(中文名)(卫材发现的口服激酶抑制剂)和KEYTRUDA(中文名)(美国新泽西州肯尼沃斯市-默沙东的抗PD-1疗法)的联合疗法,用于治疗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在既往全身疗法后出现疾病进展且不适合接受根治性手术或放疗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这标志着美国首次批准LENVIMA+KEYTRUDA联合疗法,也是美国首次批准抗PD-1疗法与
制药行业历来就有“重磅炸弹”一说,超过10亿美金药物都被称之为“重磅炸弹”。辉瑞依靠阿托伐他汀全球销售超过百亿美金,成为全球销售排名前列的制药企业,阿达木单抗帮助艾伯维从默默无闻一举冲入前十名,跨国制药企业对于“重磅炸弹”的期望也逐步在提升。
最近在FASEB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胰腺肿瘤对化疗产生耐药性的新机制。其机制包括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功能的丧失,其作用类似于肿瘤抑制因子。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PML功能障碍不是由于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改变,而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蛋白质修饰的改变。 图片来源:FASEB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