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国家,癌症都是排名前五的致死原因。世界卫生组织今年9月发布的报告称,到2035年,全球肿瘤患者可能达到2400万人,在20年间增加近五成,防治形势严峻。但同时,在治疗癌症的道路上,医学机构、科研人员及医药企业等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全球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癌症死亡率实现了持续下降。
精准医疗能否治愈“癌症”?临床治疗上的突破让安科生物(300009)给出了笃定的答案。而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明朗,国内CAR-T(细胞特异性免疫治疗)等肿瘤精准治疗的产业化号角也已经吹响。
重庆红楼医院指出,经常吃宵夜或晚饭吃得太晚,都会增加胃的负担,长期下去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因为胃粘膜上皮细胞每隔2-3天就要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粘膜就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另外,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里,会促进胃液大量分泌,对胃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导致抵抗力减弱,出现溃疡。如果常吃一些油炸、烧烤、腊制食品,里面的致癌物质会进一步伤害胃部,并最终导致胃癌发生。
癌症诊断不能听风就是雨,癌症的早期表现是为确诊提供线索,只是怀疑可能是癌症,不能就此认为一定患了癌而带来不必要的恐慌。想要揪出癌症,可没有那么简单。通常癌症的诊断要结合以下几方面的检查资料信息,综合进行判断。
近日,日本制药公司卫材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卫材”)宣布 ,对于接受过至少两种晚期疾病化疗方案(既往治疗包括一种蒽环类或一种紫杉烷类药物与卡培他滨)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简称NICE )的终评估决定(简称FAD)推荐使用卫材自主研发的抗癌药海乐卫(通用名甲磺酸艾立布林,以下简称“艾立布林”)。
近年来,随着美国的生殖科医生与肿瘤科医生不断深入交流,当一名有生育要求的肿瘤患者求治时,肿瘤专家、手术医生普遍会提醒患者进行生育方面的医疗咨询,与生殖医生相互协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生育力保存方案。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来自泰国曼谷的女子珍妮,今年27岁,原来有着姣好的面貌。去年年底,珍妮因为两颗牙疼痛到医院就诊。她原以为只需要将牙齿补一补就好了,但是来到医院之后,牙医居然无法诊断出她的问题。于是她前往韩国首尔寻找专家进行诊断。
癌症发病率日益升高,肿瘤治疗备受关注。免疫治疗自出现后就成为了癌症治疗的香饽饽。专家指出,一些癌症病人误以为免疫治疗就是最先进的治疗方法,明明可以做手术的都拒绝,其实这是误区。而且,免疫治疗不是人人适用,除了检测有无生物标记外,还要检测是否高表达,生物标记表达愈高,疗效才越好。
今年年初,刘盛芳(化名)被确诊患有鳞状细胞癌,在许多医生看来,已经是回天乏术。但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中子刀却挽救了她,让她重新回归生活正轨。近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到解放军第202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任王永才,听听他的介绍。
现在的人越来越在意运动,很多人说走路就是一种好运动,不用器械,可以治病、治癌、走了路就不用吃药了,其实这是言过其实了。
研究显示,目前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已经对免疫治疗有反应,其中起到作用的为PD-1抑制剂。香港专科医护基金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徐成之解释,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可协助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可以让失去保护的癌细胞现出原形,让免疫系统重新辨认出癌细胞,并进行攻击。近年来,几种突破性的免疫治疗药物已显示其比化疗效果更佳。
酒可伤身,酒也可养身,而适量的喝酒便是养生之道,而酗酒便是伤身之术。酒有很多种,白酒,啤酒,红葡萄酒等,尤其是红葡萄酒要比白酒更养生。据介绍,每天喝红葡萄酒可降低肺癌的发病率,这是真的吗?
靶向目标物在不伤害周围的健康组织的情况下可以进入癌细胞并传递致命细胞毒素。这在癌症研究中是一个长期的愿景,但它已经被证明很难实现。瑞典隆德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在这个方向上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2010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指南》,首次公布了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室内空气有毒物质及量化标准。其中列举了室内空气中的主要化学污染物,苯、甲醛和放射性氡等物质赫然在列。而在我国颁布实施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甲醛、苯等也被写入室内环境污染“黑名单”。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于2016年3月15日发布了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疼痛最新指南,主要有12个要点。重点在于评估用药风险和患者获益。用药风险,主要为误用、滥用、成瘾、过量以及死亡;患者获益,为疼痛缓解或功能改善。
尽管研究称癌症患者不太可能患阿尔茨海默氏症,引发癌症增长的可能性也阻止了神经退行性障碍。本项研究调查发现了更严峻的解释是许多癌症患者活不到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病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