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Illumina发布癌症临床研究新品,可检测170个基因

    I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近日发布TruSight Tumor 170,这是一个可以检测170个基因的新一代测序解决方案,标志着肿瘤谱分析从一系列单基因检测向多基因检测的方法转变,为肿瘤基因组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图。

  • 男人易患癌症的榜首有哪些

    有些癌症盯上男性的概率会比较高,并不是因为男性天生就癌症高危人群人的,其实一生中得不得癌是有概率的,在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就已经显示,每个人的患癌概率都是22%,能不能避免在于后天对健康的重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相当于给癌症这趟“危险列车”加了速。

  • “癌症体质”,没这种说法(求证)

    很多人“谈癌色变”,关于癌症的传言也从未消失过。最近很火的“癌症体质说”便是其中之一。“寒性体质易得癌”、“过敏体质者更易患癌”,说法一个比一个夸张,一个比一个吓人。

  • 癌症免疫疗法疗效有望改善

    癌症患者常会出现体重迅速下降、肌肉和脂肪迅速丢失,无论如何补充营养都无法扭转的状况,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肿瘤恶病质。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很快会因为多器官脏器衰竭而死亡。

  • 癌症治疗的代价,肿瘤患者的生育力如何保存?

    近年来,随着美国的生殖科医生与肿瘤科医生不断深入交流,当一名有生育要求的肿瘤患者求治时,肿瘤专家、手术医生普遍会提醒患者进行生育方面的医疗咨询,与生殖医生相互协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生育力保存方案。

  • 吴一龙:医学界有可能把癌症变成慢性病

    癌症的治疗手段之一是药物,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吴一龙指出,近年来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研发,也使得医学界有可能把癌症变成慢性病。

  • 精准医疗开启全球癌症治疗新时代

    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每年肺癌新增病例约73万例,全球每年大约有1/3的新发肺癌患者来自中国,而其中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最为常见。

  • 泰坦超级计算机测试深度学习新方法用于癌症研究

    泰坦超级计算机测试深度学习新方法用于癌症研究具体来说,ORNL的研究人员运用新的深度学习技术自动从覆盖全国的癌症登记项目的癌症病理报告提取信息。

  • 基因检测:帮助实现癌症精准预防、治疗

    2013年,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对外公布,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她从母亲那遗传了突变的癌症基因BRCA1,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87%。她的母亲就是因为卵巢癌而早逝。

  •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成熟 B细胞淋巴瘤,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所占比例<2%。近年来国际上对LPL/WM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而国内对LPL/WM认识较晚,对其诊断、治疗比较混乱,为提高我国临床工作者对LPL/WM的认识水平,规范其诊断及治疗,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以及中国抗淋巴瘤联盟组织相关专家制订了本共识。

  • 谈谈乳腺癌21基因检测

    肿瘤基因的调节通过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来完成。基因表达模式包括基因的正向调节和负向调节,它决定着其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乳腺癌21基因检测』检测恶性肿瘤组织中一组特异基因的表达,对预测预后、复发、瘤灶转移乃至指导治疗提供信息,最终目的是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 喜讯!百时美肿瘤免疫疗法Opdivo进入英国早期获药计划(E...

    肿瘤免疫治疗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PD-1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近日在英国监管方面传来喜讯,该药已被纳入英国的“药品早期获取计划(EAMS)”,作为一种单药疗法,用于既往接受过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武田淋巴瘤靶向药物Adcetris治疗的复发性或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成人患者。

  • 癌症如何能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在肿瘤发生的早期,甚至是在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能检测出来?这关系到肿瘤病人是否能被及时治愈。在近日举行的第18次金桥产业技术创新会议上,国内外肿瘤研究所的专家汇聚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探讨肿瘤分子诊断与临床大数据整合应用。

  • 创新疗法 让癌症不再是绝症?

    每年11月“全球肺癌关注月”即将到来,10月中旬瑞士诺华公司在“创新为患者:转变癌症治疗进入新纪元”活动上,公布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众癌之首”,在北京3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上升,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患者100万医生20万 医患共建软组织肿瘤“希望基金”

    陆维淇教授行医近30年,目前他与张勇教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带领着一支普外科团队,于“腹部软组织肿瘤”领域成绩斐然。

  • 精准医疗时代让医生重新认识肿瘤

    人类与肿瘤抗击百年,从没有像近十年这样,治疗新进展层出不穷。比如实现了只要两三个钥匙孔般的小切口就能切除早期肺癌这样的微创手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诞生了对癌细胞“精准爆破”的质子刀、重离子刀治疗;让肿瘤诊治再上新台阶的PET和PET-CT等分子影像设备;更有令人振奋的免疫治疗、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一系列新理念扑面而来。

  • 记录总数:8564 | 页数:536  <...5075085095105115125135145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