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识别抗癌药 谨防四大陷阱
近年来,因使用假药、劣药而带来的重大用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在癌症治疗领域,这种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患者采用网购和海外代购等方式买药,殊不知,由于普通公众对于药品的甄别能力不足,因而极易陷入假药陷阱,轻则无效,延误治疗,重则对人体产生伤害甚至威胁生命。
陷阱一:真机构、真专家、假产品
经常有患者说,看到某电视、报纸登的广告,说某药在某医院由某专家做了实验,疗效特别好,副反应特别小等。调查后发现,许多患者所说的医疗机构、专家等都是真的,但这个药却是假的。正规的药品广告,须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否则不得发布。处方药可以在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而抗肿瘤药都是处方药,如果是在大众传媒上见到的广告,基本可以认定是虚假广告。
陷阱二:混淆视听,保健品冒充药品
有些不良商家偷换概念,用保健品冒充药品,欺骗公众。他们往往将中老年人作为特定销售对象,借助“义诊”“煽情”“现身说法”等方式诱导消费者。其实,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特定人群。它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但不能直接用于疾病的治疗。目前,卫生部门批准过27种保健食品功能,跟肿瘤治疗相关的有增强免疫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等。这些保健功能有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如减轻毒副反应等,但并不能够直接用于肿瘤的治疗。因此,如果过分夸大其疗效,则可认定为虚假宣传。另外,还有些保健品中,违法添加了药物成分,长期服用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一定要特别注意。
陷阱三:制假售假花样多,难辨真伪
在抗肿瘤药物中,吉非替尼的假冒药品最多。市场上有很多所谓印度版的药品,基本上都是来源不明的“水货”,或是“黑窝点”自制的仿冒药。一些不法商贩制假售假,很多药物有效成分剂量不足,甚至根本就不含有效成分。还有很多不法分子,常在医院周边回收药物与包装盒。他们回收的药品中,很多都是过期药、变质药,之后再利用收购的包装盒,制作成新药销售。这类假药通过网上检索、批号查询,或者通过外包装查询,都不容易露出破绽,就连医生、药师也常难辨别。
陷阱四:网购假药
当前,随着网络购药的渠道越来越多,相关部门难免监管不到位,所以买到假药和伪劣药品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截至今年5月,经药监部门批准,可在网上销售药品的药品零售企业有184家,名单可通过药监局网站查询。而且,网上药店目前只能销售非处方药,禁止销售处方药。而抗肿瘤药均为处方药,只要在网络上销售就是违法行为。
同类文章排行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 安进公司Imdelltra三期试验大捷,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延长5个月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