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控60年60人 | 程书钧院士:肿瘤到底是什么?
重视癌前病变,从消化道癌症抓起
程书钧长期从事遗传毒理、肿瘤病因及癌变机理研究,发现儿茶素,并成为第一个被批准在美国上市销售的复合成分植物药;建立了有先进水平的致癌物快速检测系统,对我国食管癌和肺癌发生相关的致癌因素作了大量研究并提供了重要资料;建立了适合我国应用并有先进水平的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可用于培养多种人的上皮细胞;首次建立四株中国人的永生化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并构建了人肺癌变前病变模型等。
在一辈子与肿瘤打交道的过程中,程书钧形成了这样两个理念:癌症预防要战略前移,肿瘤研究应向癌前病变发展;研究肿瘤、治疗肿瘤不能仅仅关注肿瘤本身,而是要关注带肿瘤的病人,高度重视整体观念(肿瘤是一个完整的病人疾病,要注意治疗带肿瘤的病人)。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但多年来晚期癌症的生存率总体来讲并无太大提高。因此,程书钧认为,肿瘤防治要战略前移,力争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而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癌前阶段”。处于癌症前期的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是癌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提升对癌症前期改变的认识,并对其做出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临床处理尤为重要。他说:“这个观念的形成,是在我担任‘973’肿瘤项目首席科学家后。长期跟肿瘤打交道,观察到肿瘤的晚期治疗效果比较差,必须把肿瘤的发现、治疗都往前提。”
程书钧认为,从正常细胞发展到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大多都要经历“癌前病变”阶段。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癌前病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可逆性,而控制癌前病变可以降低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他说:“正常的细胞发展到侵袭性的肿瘤,这个阶段需要大概10年—30年的时间,这样的癌前病变不到1/3左右有可能发生到癌转移,有1/3甚至长期保留着癌前病变,甚至有1/3会自动消失。但是,人们不知道这个癌前病变转归的根本机制,以及人们如何去控制它。”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