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体检的说法,其实都不靠谱!
体检完毕,当拿到一张“天书”般的报告单时,有人根本不想多看两眼,束之高阁;有人惴惴不安,被各种异常指标吓得不轻。专家表示,体检固然重要,但读懂体检报告更加重要。
关于体检你需要知道这些
一、指标不正常不代表有病了
所谓检验结果的正常值,是指90%-95%以上的健康人都在这一范围,但也不排除某些特殊情况,如由于体质原因,一些女性的白细胞计数长期偏低,但没有持续下降的趋势,而且出现急性炎症时,白细胞计数也会出现反应性升高,这就不能说白细胞偏低是疾病征兆。
但不可否认,有一些指标异常还是有一定临床意义的,如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肿瘤标记物高不等于得肿瘤
查肿瘤还是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超声、CT等)才能确诊。
有人可能会问,血里的肿瘤标记物到底是个啥?
其实,抽血并非查癌细胞(如果血里已经有癌细胞了,就意味着已经出现转移),而是查肿瘤相关的某些蛋白等,这能帮助诊断癌症,但不是100%对应的。
其次,生活习惯、身体状态、饮食、炎症、药物等因素都会影响肿瘤标记物。
那么,查出肿瘤标记物增高,何时需警惕呢?
1、比正常值高很多。譬如甲胎蛋白正常值为20,而你的指标是几百,就说明肝脏有问题。
2、有持续性升高的趋势。譬如体检结果是10,三个月后是20,半年后是40。
三、转氨酶升高不等于得了肝病
转氨酶升高有五大常见原因:
1、高脂饮食;
2、体检前喝酒、喝咖啡;
3、体检前吃药,大多数的药物都是肝脏代谢的;
4、患有肝炎,包括乙肝、甲肝、丙肝等;
5、超过身体极限的疲劳。如以前没跑过长跑的人突然跑马拉松,肝功能可能就会受影响。
专家解析:体检报告单上提示性话语的含义
如果报告上的建议中出现“观察即可”,这说明你的体检结果虽然不在正常范围,但经医生综合评估认为无大碍。
如果写着“定期复查”,一般是指通过这次体检已发现身体有异常,但还不需要马上看病治疗。
而“两到三个月复查/一个月复查”说明,此次查出的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随诊。
还有一种是“随诊”,说明假如有症状出现,或随后出现相应症状,就要去对应科室看。因为医生在写体检报告时,对你其他的症状无从得知,比如消化道问题,写报告的人没有办法问你有无家族史等。
“就诊”则是建议你去专科进一步检查,说明身体可能有一定问题。
“及时就诊”是最严重的,这很可能明确提示你有不好的东西,不要耽误了治疗。
文章源自肝癌病友互助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