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从天然产物中开发更有效抗癌药物
阿肯色大学一名化学研究员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IpomoeassinF的关键分子机制。IpomoeassinF是一种剧毒的天然产物,可以抑制许多肿瘤细胞系的生长。这一发现可能导致设计出更有效的抗癌药物。
IpomoeassinF是树脂糖苷家族的成员之一,这是一种常见的牵牛花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IpomoeassinF能显着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这与许多临床抗癌药物相当,但迄今为止研究者还未能了解其生物学和药理机制。
化学和生物化学系博士生ZhijianHu测试了近60种具有相似结构的同系物的细胞毒性以研究IpomoeassinF的结构特点。随后Hu用含有biotin的类似物发现Sec61α是生物素和Sec61α结合的关键蛋白。而荧光成像证实了这一发现。
研究人员发现荧光信号局限在内质网中,这是一种Sec61α定居的真核细胞的细胞质膜。Hu用免疫印迹的方法(常见用来检测和分析蛋白质的方法)进一步验证Sec61α是主要的分子目标。
这项研究发表在《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工具来进一步了解Sec61α属性及其潜在治疗药物发现的新目标。
参考资料:
GuanghuiZongetal.IpomoeassinFBindsSec61αtoInhibitProteinTranslocation,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9).DOI:10.1021/jacs.8b13506
本文来源自生物谷,更多资讯请下载生物谷APP(http://www.bioon.com/m/)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