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取得显著结果 TMB还能成为免疫疗法的生物标志物吗?
在这个周末,第20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19)给我们带来了大量关于肺癌治疗的最新消息。其中,一些积极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为患者带来创新疗法的希望,而另一些看似“不显著”的结果,也能为我们带来肺癌治疗的新洞见。
在今天的这篇报道中,我们就将聊聊两项“不显著”的临床试验结果——在大会的最新官方新闻稿中,特地提到默沙东(MSD)的两项临床试验KEYNOTE 189与KEYNOTE 021里,重磅免疫疗法Keytruda(pembrolizumab)的疗效与肿瘤突变负担(TMB)没有显著关联。
TMB是指在肿瘤细胞中存在的突变数。在不少专家眼中,TMB有望成为肿瘤免疫疗法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如果说PD-L1水平反映了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力度有多大,那么TMB就反映了肿瘤本身的免疫原性可以有多高。这是免疫疗法是否能够起效的两个不同层面。
事实上,在NCCN的最新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中,TMB已被列入到了免疫疗法的推荐检测方法之中。但在指南中,NCCN也明确指出:“TMB是一个还在研究之中的生物标志物,它可能有助于选择使用免疫疗法的患者。而对于如何测量TMB水平高低,目前还没有共识。”
▲NCCN指南中对TMB的推荐(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
今天公布的这两项临床研究结果,则朝“TMB成为免疫疗法生物标志物”的这个想法泼了冷水。在第一项研究中(KEYNOTE 189,3期临床试验),研究人员们比较的是Keytruda与化疗联合使用,作为一线疗法的效果。先前的结果也表明,相比安慰剂与化疗形成的组合,免疫组合疗法能显著增加总生存期(S)、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客观缓解率(ORR)。
为了测试TMB是否会影响到肿瘤免疫疗法的效果,科研人员们对患者的肿瘤做了全外显子测序。在616名患者中,有293名患者的TMB数据可被用于后续的评估。初步的基线数据表明,这近300名患者的状况在整体患者群体中具有代表性。后续的分析则指出,TMB与OS、PFS、以及ORR没有显著关联。研究人员们也总结说,无论TMB水平是高是低,组合疗法带来的生存收益都差不多。
在另一项名为KEYNOTE 021的2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们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TMB与ORR、PFS或OS没有显著的关联。而且,TMB也与PD-L1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关联。
尽管这两项研究的结果都是“不显著”,却依旧会给业内研发人员带来宝贵的信息。在临床肺癌治疗上,人们非常关心是否能将TMB当作是预测肿瘤免疫疗法效果的生物标志物。这两项研究的结果颇具指导意义。
一些专家指出,对于那些无论患者遗传背景如何,均能取得出色疗效的免疫疗法而言,这两项研究的成果对其影响并不算大。反观另一些希望通过TMB水平来将患者进行细分的免疫疗法,可能相应的研发人员们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临床设计了。
总结来说,这两项研究并不是说TMB水平对于肺癌治疗没有意义,而是表明应当更好地理解TMB在肿瘤免疫疗法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肺癌新药开发上,在理解TMB的作用之前,就用它来细分患者,并希望在这些患者中看到积极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不是一个理想的做法。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