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KRAS突变!Auris宣布开发抗癌RNAi疗法,核心技术是肝外寡核苷酸递送
Auris Medical宣布将利用OligoPhore寡核苷酸递送平台开发RNAi疗法,用于治疗KRAS突变驱动的结直肠癌。OligoPhore是Auris 6月3日收购的Trasir Therapeutics(收购后更名为Altamira Therapeutics)的代表技术。
递送技术一直被视为释放疗法潜力的关键所在,目前主流的两种寡核苷酸递送方式分别是脂质纳米颗粒(LNP)和配体偶联技术,已获批的多项寡核苷酸疗法使用了这两项技术中的一种。
对于寡核苷酸疗法而言,无论哪种递送方式,都需帮助药物达到有效的细胞摄取和完成内体逃逸(载体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需要以内吞方式进入细胞,而内体的屏障作用会限制药效的发挥)。LNP和GalNac配体偶联物会优先靶向肝脏,随后被内体屏障“困住”,然后被肝细胞分解清除,这会导致靶向治疗效果的降低,而OligoPhore最重要的一个优势是能穿透内体膜进行肝外递送。
OligoPhore是一种直径小于100 nm的肽-siRNA复合物颗粒,由修饰后的膜穿透肽与siRNA经静电作用复合而成。OligoPhore能有效地将siRNA递送到细胞中,给药方式也很多样,能通过静脉内、腹膜内或其它能到达体循环的方式注射给药。 肽(p5RHH)-siRNA纳米复合物制备方案(来源:参考资料[4]) OligoPhore能改善载体的内体逃逸,使其避免被肝脏清除,从而到达肝脏以外的其它靶组织。
具体来说,OligoPhore在被具有巨胞饮作用的细胞(例如癌细胞或巨噬细胞)吸收进入内体后,RNA和肽之间的连接会被内体酸化所破坏,导致肽从多聚物中释放,并与内体膜相互作用,这会增加内体膜的通透性,促进RNA向细胞质中释放。而且肽很快会被稀释和分解,不会对细胞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OligoPhore作用机制总结(来源:参考资料[4]) 在一项OligoPhore的体内/外小鼠实验中,纳米颗粒能特异地靶向递送至肿瘤细胞,可穿透细胞并优先靶向肿瘤组织,并在结直肠和胰腺癌细胞中被有效吸收。实验结果还表明纳米颗粒对KRAS表达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肿瘤细胞的活力和肿瘤的大小都显着减小。
基于这些数据,Auris将在KRAS突变的结直肠癌中进行AM-401的临床前开发,目标是2022年末提交IND申请。此外,Auris还将探索OligoPhore在mRNA和基因编辑领域的递送潜力。(生物谷Bioon.com)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