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追踪揭示:这种常用“保胎药” 可能使后代患癌风险翻倍
补充天然孕激素或人工合成孕激素,是预防自发性早产的一种常用治疗策略。17-OHPC(己酸17-羟黄体酮)是一种人工合成孕激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用,直到今天仍被用于早产预防。
然而,一项近期发表在学术期刊《美国妇产科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上的新研究指出,在子宫内接触17-OHPC的后代,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为了调查17-OHPC对后代健康的长期效果,研究人员分析了1959年~1966年美国加州数万对母婴的产前护理记录,并通过加州癌症登记处(California Cancer Registry)跟踪了出生的孩子到2019年时的癌症发生情况。
在18751名出生的孩子中,有1008人在其0~58岁期间被诊断出癌症。而在这些确诊癌症的后代中,有234人的母亲在怀他们时注射过17-OHPC。
研究人员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得出,在妊娠早期(即怀孕前三个月)暴露于17-OHPC的胎儿,日后检测到癌症的可能性增高,包括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儿童脑瘤。而且,妊娠早期注射17-OHPC的次数越多,癌症风险越高。此外,在妊娠中期或晚期使用17-OHPC,男性胎儿日后的患癌风险升高,女性胎儿未受影响。
研究机构提到,美国FDA于2020年10月提议将该药物撤出市场。一直以来,有关孕激素补充疗法的争议长期存在,包括对于预防早产的有效性,以及对于后代的更多长期结局。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