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致癌已被国际公认,罪魁祸首是什么?听听专家怎么说
红肉主要存在于哺乳类动物身上的肉,外表看起来颜色比较红,比如牛羊肉、猪肉、鹿肉等,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另外里面的铁元素含量也是比较高的。
不过虽然里面有那么多的营养价值,但同样里面的饱和脂肪也很高,如果经常食用,或者一次食用太多,会导致血脂升高,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实,大家日常所吃的红肉,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世界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级的致癌物,并不是说吃了一定就会致癌,前提条件是在达到一定的量之后。而经过中国膳食指南的推荐,正常每个人每天所摄取的红肉尽量不要超过75克,也就相当于一根香肠的量。
或许很多人都表示很惊讶,因为大多数人每天食用的量最起码有五六根左右的香肠,食用量严重超标。
之所以会有这么强的致癌性,主要是因为含有一种特别的物质,就是Neu5Gc,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一些哺乳类动物的唾液里,当然人类是除外的。因此当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之后,人体中隐藏的免疫系统就会把它们当成是外来入侵者,从而与之对抗,在对抗的过程中,不断的产生炎症,反反复复的出现,愈合,从而加速了癌症的来临。
不过在多项的研究当中发现,红肉与癌症是有一定的联系,并不是说吃红肉就一定会致癌,因此,平时饮食中也不要完全杜绝这种食物,毕竟里面的营养价值也不是所有的食物可以替代的,还是要用理智的态度来对待。当然要想红肉吃得放心,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每周500克的食用量
对于很多爱吃肉的人来说,当然想一次吃得过瘾,但是这样的吃饭,对身体的损伤是很大的,因为任何一种有营养的食物都不是多多益善,尤其是肉类,适当的补充可以可以提供很多的营养物质,但是过量食用难免会影响到肠胃的消化。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时吃红肉的时候,要注意好量,每周控制在500克左右,可以相对减轻患癌的风险。
其次,适当的用白肉替代红肉
如果有的人平时每顿基本上少不了肉的,那么在吃肉的时候不要紧着一种肉吃,尤其是红肉,最好用白肉来代替红肉,而比较常见的白肉就是,鸡、鸭、鱼、肉等等,里面所含的营养物质并不比红肉少,而且里面还不含致癌物质,可以吃的更放心一点。
最后,尽量采用水煮炖的烹饪方式
可能很多人在吃红肉的时候,大多会选择一些煎炸红烧之类的,这样更入味一点,但这样的烹饪方式,不仅里面的致癌物质杀不掉,而且还会产生新的致癌物,对身体的损伤会加倍出现。而红肉之后在高温的蒸煮之下,里面的有害物质才能被分解掉,但切忌也不要煮的时间太长,以免营养物质的流失。
总之,红肉的营养价值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它与癌症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也不要一味地去否定它,只要平时注意好食用量,采用合理的烹饪方式,那么也是可以放心的吃的。
文章源自癌症俱乐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