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一线“A+T”免疫治疗,超进展 or 假性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被越来越频繁地用于治疗几种类型的癌症,它们对肝细胞癌(HCC)有效。IMbrave150试验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显著提高了晚期转移性或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与索拉非尼相比)。自此,晚期肝癌的一线全身治疗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向了免疫联合治疗。
与传统的抗癌药物不同,ICIs可能与非典型反应有关,包括假性进展(肿瘤仅在短暂生长或出现新病变后收缩)。假性进展被认为是由免疫细胞浸润引起的,作为免疫治疗的反应。此次带大家看一例令人印象深刻的HCC患者,在阿替利珠单抗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发生了假性进展(多发性肺转移和肝右静脉侵犯)。
患者整体情况及抗肿瘤治疗
患者男性,70岁,经动态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为肝7段肿瘤及多发肺转移,转诊入院。病史包括肝硬化相关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糖尿病和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
血清白蛋白水平为4.0g/dL,总胆红素水平为0.6mg/dL,血小板计数为16.3104/μL,Child-Pugh分级为A级。血清α-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水平分别为8416ng/mL和938mAU/mL。
影像学检查
动态腹部CT示肝7段圆形低密度肿瘤,直径75mm,动脉期呈淡色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冲刷。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肝胆期t1加权像呈低信号。
诊断
患者被诊断为典型的HCC及多发肺转移、门静脉侵犯(Vp2)、右肝静脉侵犯
抗肿瘤治疗
患者接受阿替利珠单抗(1200mg/kg)+贝伐珠单抗(1.5mg/kg)作为一线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CT示病灶后段明显生长,主门静脉肿瘤血栓(Vp4),经肝右静脉侵犯右室,多发肺转移。此外,肝脏周围有明显的腹水,肺部发现新的病变,根据RECIST标准,提示病情进展。甲胎蛋白水平和PIVKAII水平也显著升高。
虽然当时考虑将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改为仑伐替尼,但在接下来的两周中PIVKAII水平的显著降低和AFP水平的适度降低促使患者继续接受原来的治疗,尽管疾病明显进展。
CT显示主病灶及转移灶直径逐渐减小,9个周期治疗后门静脉主瘤血栓、右心室侵犯、肺转移瘤均消失。主肝肿瘤明显缩小,现为小的低血管病变。患者仍在服用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珠单抗,未发生任何重大不良事件。
病例讨论
ICI抗癌药物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在疗效和副作用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抗癌药物在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被认为无效,但ICIs可能会在各种癌症患者中引发假性进展(肿瘤在缩小之前生长)。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报道,在接受ICIs的癌症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假性进展的总发生率为6.0%。然而,HCC假性进展并不多见。
这是第一例HCC假性进展伴有主门静脉和右心室侵犯,随后接受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出现显著反应的报道。肿瘤进展非常早,最初诊断患者为超进展。然而,频繁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和CT检查对假性进展作出了正确的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很难区分真正的进展和假性进展,如果出现判断错误,有效的ICI治疗可能会中断,影响预后。目前迫切需要区分真实进展和假性进展的生物标志物。本例提示频繁评估肿瘤标志物,AFP和PIVKAII,可能有助于区分真实进展和假性进展。
假性进展的临床特征包括:尽管肿瘤生长在影像学上很明显,但总体状况或表现状态没有下降,肿瘤标志物水平没有恶化,组织活检显示免疫细胞持续浸润。然而,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在本病例中,早期(治疗开始后两个月)观察到假性进展,并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相关。需要更多的病例来确定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HCC假性进展的特征。
文章源自找药宝典,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