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重症风险高5倍!教授说这类肺癌患者更要警惕新冠感染!
从2019年底开始,由于新冠病毒这位“不速之客”的存在,我们被迫见证了许多生死离别,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
在新冠病毒高发病率的冲击下,为了保障群众安全、大幅度降低重症概率,新冠疫苗应运而生。然而疫情反复无常,再加上病毒变异和多点传播的现象,一些本就对疫苗效果反应较弱的免疫受损人群仍时刻面临着感染风险。
01、免疫受损人群=新冠高风险群体
免疫受损人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中包括恶性肿瘤患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HIV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接受免疫调节治疗的患者,由于免疫状态紊乱,他们通常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和保护效果也相对较低。
(IC即immunocompromised,释义为免疫缺陷/免疫低下)
免疫受损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2020年初国家卫健委在《柳叶刀·肿瘤》发布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数据,在1590例新冠病例中,有18例有癌症病史,占1.13%。而根据2015年全国癌症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总体癌症发病率为0.29%。癌症患者免疫受损人群感染新冠肺炎风险明显高出许多!
免疫受损人群感染后,重症比例更高
CT影像结果更严重:94%的癌症患者CT影像结果达到严重程度,非癌症患者仅为71%;
发生临床严重事件(进ICU、需有创通气,或死亡)的风险更高:39%的癌症患者发生严重事件,是非癌症患者的5倍(8%);
癌症患者病情恶化更快:癌症患者平均仅13天发生临床严重事件,比非癌症患者(43天)提前1个月。
当前形势如此严峻,但免疫受损群体的新冠病毒防治问题仍是一个“缺口”,该群体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预后、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保护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亟需医学各界的关注!
基于此,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科普部在觅健、医脉通平台发起【IC之声】关注免疫受损项目活动,由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作为第一位专家接力视频发起人,呼吁社会各界、行业专家共同关注免疫受损群体新冠防治需求,旨在通过专家呼吁接力、热点问题征集、医生线上教育等方式,提升社会对此需求的关注度,同时也帮助该群体更有效地抵御新冠病毒危害。
02、免疫受损新冠风险科普来袭
什么是免疫受损?免疫受损的危害有哪些?免疫受损能不能打新冠疫苗?吃抗生素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疫苗会摧毁免疫系统......争议四起,关乎生命健康的问题到底应该听谁的?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