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切除术争议不断,解剖切除与非解剖切除究竟孰优孰劣?
临床上肝切除术主要分为两类,解剖切除(AR)和非解剖切除(NAR)。前者是基于肝脏解剖结构的常规节段性切除过程。后者切除范围完全取决于肿瘤分布,与肝内解剖无关。
目前学者讨论解剖和非解剖切除对HCC的生存益处仍然存在争议。AR最显著的优点是它有助于系统分割到门静脉,从而可以更完整地切除病变并控制出血。在复发和生存方面,AR一度被认为比NAR具有更好的结果。然而原则上,只需要完全切除肿瘤(阴性切缘),就可以更有效地保存无肿瘤肝组织。由于肝组织周围的“可疑”或“受威胁”肿瘤也被切除,解剖切除中的肝实质损失更多。非解剖切除的支持者声称,通过解剖切除手术切除过多肝实质可能会增加手术后肝衰竭的风险。
1、诸多证据支持AR优于NAR
一项包括5781名患者的研究报道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无病生存方面是有利的,尤其是在直径为2-5cm的肿瘤中[1]。在另一项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解剖切除可能是实现低早期复发率的更好策略[2]。在一些支持解剖切除的公开文献中,患者组与倾向评分相匹配,并且统计敏感性提高了。
2、同时一些研究表明AR益处并不显著
然而在一些其它研究证据表明,解剖性切除对比非解剖性切除(NAR)存在显著的预后优势相比没有显示出明显优势。日本的一个病例组中非解剖性切除术使肝硬化患者的存活率更高[3]。此外,Hwang等人根据对2558例孤立性HCC切除术的经验,解剖性切除(AR)与非解剖性切除(NAR)相比,对于直径>5cm且微血管侵犯的孤立性HCC患者没有预后优势[4]。
3、一项最新的证据未能发现生存率差异
最近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再度比较了AR与NAR,并且未发现两种手术方法在生存率方面的差异[5]。
该研究共纳入94名患者,41名患者接受AR,53名患者接受NAR,解剖切除组的最大肿瘤直径稍大(p=0.045),此外两组患者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
Kaplan-Meier曲线比较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发现两组总生存率相似。AR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49.3%,NAR组为44.5%。计算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8.5个月和57.3个月(p=0.777)。发现非解剖切除组的1年、3年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高于解剖切除组。然而,这些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p=0.085)。此外,解剖切除组的肝外复发率更高(p=0.020)。解剖切除组的估计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1.5个月,非解剖切除组为23.7个月(p=0.085)。
结果显示HCC的解剖和非解剖切除在生存率方面没有差异。因此,应根据肝残体的实质质量和体积,对切除方法进行量身定制的选择,以完全去除肿瘤威胁并留下适当的功能性肝脏储备。
就证据而言,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文章的荟萃分析无疑更有价值。然而在这项研究中,来自单个中心的数据使样本在手术技术、适应症和麻醉方面更加同质。该研究获得了长期随访结果,但样本量小为最终结果带来局限。对于多中心、随机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的荟萃分析是必要的。
文章源自找药宝典,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