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2023年浙江大学大肠癌学术论坛于杭州顺利举行。本次会议大咖云集,国内外肿瘤领域的专家就结直肠癌领域的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动大肠癌领域学术事业发展。会后,CCMTV有幸邀请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徐忠法教授,盘点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新辅助治疗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结直肠癌,请您简单盘点一下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从分期来讲,生存率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期二期的五年生存率大约在80%-90%,三期的五年生存率就降到了40%-50%,而四期可能就只有5%-10%。因此,晚期病变治疗,显得更为重要。三期以后的患者,更需要接受辅助治疗或新辅助治疗。在术前通过手段控制肿瘤发展,使功能保留更完全的治疗——新辅助治疗。
1. 新辅助治疗的适应症要把握好。在我国,对于三期以上应当实行新辅助治疗而没有实行的患者比例还是相对较高,呼吁对能够实行的患者都要实行。
2. 新辅助治疗方法是否精准适合患者。对于结肠癌,通常新辅助治疗会使用化疗的方法。放疗通常运用于中下段的直肠癌。对于中下段的直肠癌患者,通过新辅助治疗,原先保留肛门困难的一部分患者可能完成保留,甚至得到完全缓解,从而减少患者的手术痛苦,这也需要对方案再进行更精准地把握。
3. 新辅助治疗的领域在拓展,除却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正在运用到病例中。治疗的选择要慎重,对于MSI-H等微卫星不稳定患者,新辅助治疗还在探索中。其他的治疗方法,也要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
4. 要推动标准化治疗,优化检查方案。我们不主张无目的大规模的检查,比如有pet-CT的滥用现象,但一些必要的检查是不能忽视的,能够帮助更好地判断患者情况,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新辅助治疗也同时能够验证后续可能进行的辅助治疗是否有效。从时间上讲,比较合适的新辅助治疗在三到六个周期,在治疗后与手术和辅助治疗的把握结合上,也需要更精准的探索。总体上讲,关于结直肠癌术前的新辅助治疗,呼吁更为规范的治疗,要综合把握方案、时间、运用方式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