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负荷是癌症的重要标志物
“研究发现,炎症负荷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可以让我们有效预测肿瘤患者生存预后和生活质量,高炎症负荷的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低于低炎症负荷的患者。”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建议,对于具有高炎症负担的癌症,如胰腺癌和肺癌,持续监测炎症负担尤为重要。 2022年10月,石汉平教授团队的一项新成果发表在临床营养领域国际权威期刊《Clinical Nutrition》上,研究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炎症负荷指数(Inflammatory burden index,IBI),据此将恶性肿瘤分为高、中、低炎症负荷三种类型,为创新肿瘤治疗提供了重要思路。
全身系统性炎症是肿瘤患者中具代表性的宿主肿瘤相互作用,已被证明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分析发现,炎症负荷与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同时炎症负荷还是影响肿瘤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负荷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癌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就增加10.3%。 在本研究当中,低炎症负荷的患者存活率为69.1%,而高炎症负荷患者的存活率仅为45.7% 。研究阐明,不同恶性肿瘤具有的炎症负荷水平也不同,并对传统恶性肿瘤进行了炎症分级。“我们发现,具有较高炎症负荷的癌种有胰腺癌、肺癌和卵巢癌等;具有中等炎症负荷的癌种有食管癌、胃癌、肝胆肿瘤、结直肠癌;此外,乳腺癌、鼻咽癌、泌尿系肿瘤等癌种的炎症负荷较轻。” 石汉平教授特别提出,对于这些具有高炎症负担的癌症应持续监测炎症负担。
石汉平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评估肿瘤患者炎症负荷的工具IBI。即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组合[计算公式为IBI=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并证实其是肿瘤患者强有力的预后预测指标。与目前现有的系统性炎症生物标志物相比,IBI是预测肿瘤预后生物标志物。根据IBI可以对不同恶性肿瘤进行炎症负荷分级,并实现了良好的预后分层。
研究者评估了IBI评分与生活功能、营养状况、短期结果、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的关系,为综合评估IBI在恶性肿瘤中的预后价值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在精准医学时代,这些分析对于肿瘤患者的疗效监测、预后指导和治疗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用IBI来监测患者接受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抗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于那些治疗后持续IBI升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更强的治疗方案。另外在患者入院时,IBI还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炎症负荷水平的工具,对于那些IBI高的患者,可以考虑降炎治疗。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