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肺癌日|“癌症之王”肺癌早诊关键
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二科主任方健表示,近年来,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提升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推广标准化规范化治疗刻不容缓。
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对于每一个肺癌患者来说,“5年”具有特殊意义。患者经过治疗能够生存5年以上,通常医学上可认定为实现了“临床治愈”,也意味着患者有望实现长期生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方健说,由于肺癌早期患者基本没有症状,很难早期发现,半数以上患者被发现时已经丧失手术机会,这也降低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因此,虽然肺癌变成了“常见病”,但并没有变成“慢性病”,这也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对于患者来说,目前明确能够改变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是“早诊”。值得欣慰的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问题,并且定期进行体检,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能够筛查出早期肺癌患者,从而降低肺癌死亡率。因此,有长期吸烟史、工作暴露污染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加速,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在不断延长,免疫治疗更使得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改善,更多的患者能够迈过5年的生存门槛,达到长期生存。除此之外,临床现在还在进行各种相关尝试,比如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靶向药物等,新的药物也都在研发的路上,希望有一天能让肺癌真正成为“慢性病”。
方健提醒,虽然治疗手段的进步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诊疗,就无法从中获益。因此,提升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推广标准化规范化治疗刻不容缓,这可以立竿见影地使患者获益,并且大面积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状态。此外,解决治疗可支付性的问题,也是决定患者是否能够从创新疗法中获益的关键。他表示,希望未来能通过国家医保谈判、商业保险、企业援助等多渠道多方式的结合,让更多患者获益。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