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力,如何让你远离癌症
原老先生今年77岁,由于长期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过大,40来岁先后染上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失眠、高血脂,并伴有肠易激惹综合征,64岁时,确诊中晚期肠癌,生结肠癌伴多发淋巴转移。后原老先生积极调整饮食习惯,改变生活方式,坚持配合中医药固本治疗,十多年过去了,原老先生一身的慢性病都得到了控制,肠癌也不是问题。其实,原老先生走向康复的关键就在于充分激发了自身内在的抗癌力。
抗癌力:被忽视的抗癌利器
生癌之后,许多患者及家属到处寻医问药、不断尝试偏方疗法的现象,我觉得与其被动等待外界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对癌肿耿耿于怀,不如及时从内因入手,调整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发掘自身潜在的抗癌力,让肿瘤君“滚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所谓抗癌力,指的是人体的一类综合能力,它表现为身心协调状态下机体对于正常机能的维护、适应、修复与增进。我通过分析从医30多年来接触到的23000多例肿瘤病例,发现每个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抗癌力的存在使得大多数人与原癌基因相安无事,而患者身上抗癌力较大程度的流失最终导致原癌基因的恶性病变。何正是因为抗癌力,才让癌症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成为进展缓慢、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更让癌症有了自愈的可能。
激发抗癌力,康复靠自己
如何提升自身体内的抗癌力,避免触发原癌基因,阻止癌细胞的进一步恶化?我认为,一直以来,癌症被认为是一类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的慢性病。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机制,其实是基因、饮食、环境、慢性应激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效应。其中,除去基因与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外,作为抗癌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与慢性应激都是可以通过患者自身调整改善的。
研究表明,在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中,吃对癌症的发生“贡献率”高达35%。“管好嘴,提升自身的抗癌力,可以减少30%~40%癌症的发生。”上海中医药大学营养学教研室主任孙丽红教授还指出,“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资料显示,约有1/3癌症的发生与膳食营养因素密切相关。安排合理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癌、抗癌、促进康复的重要举措之一。”
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慢性应激已经成为抗癌力的隐形杀手。有研究发现,社会因素明显影响着心理状态,并通过心理诱使出现躯体症状;而抑郁、焦虑等心理倾向,则几近“共轭”式地影响着躯体。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方盛泉医师也表示,从心身医学角度来看,要想健康,要想不生癌,首先要摆脱完美主义、急性子的性格压力,减少生活中的情绪“慢性应激”。
此外,普通社会大众均可以通过调整日常饮食、转变思维性格等方式维护自身体内的抗癌力,但是,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还需要从医、药、知、心、食、体六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抗癌力,原老先生的康复奇迹,就与长期坚持“六字方针”的治疗模式分不开。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选择适度的治疗方式,积极配合中医药改善机体内环境、减毒增效,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走向康复。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