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佐米良好安全性助力多发性骨髓瘤MM持续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多发于老年。蛋白酶体抑制剂(PI)已成为MM治疗的基石药物,以PI为基础的持续治疗方案可为MM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伊沙佐米作为口服PI,在MM治疗中具有疗效可观、耐受性良好、停药率低的优势,可作为持续治疗的优选。由于口服药物方便,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伊沙佐米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与临床试验接近,显示出更为实用的优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过去几年中,PI已经成为MM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硼替佐米因其不可避免的神经毒性,使部分患者出现手足麻木感、烧灼感,甚至无法耐受导致停药而影响获益。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相较于硼替佐米,伊沙佐米与蛋白酶体的结合和解离更快,其作为单一药物或联合其他药物使用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和可耐受的安全性,同时其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低于硼替佐米。
当抛开临床试验特定的限制条件后应用于真实世界时,相关研究结果不仅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还能更好地反映患者在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情况。一项由陈文明教授和付蓉教授团队牵头的真实世界研究2纳入中国16家医院199例新诊断MM及一线治疗后复发MM患者,旨在评估硼替佐米转化为伊沙佐米的疗效。患者进行硼替佐米诱导治疗且产生应答后,继续口服2年伊沙佐米,直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性。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0个月,以硼替佐米为基础诱导的24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为高,以伊沙佐米为基础治疗的PFS率也比较高。89.51%的患者在同类药物转化治疗2个周期后获得同样或更好的治疗应答。值得注意的是,超过80%的患者在同类药物转化治疗的第4周期(91.51%)第6周期(90.14%)和第8周期(90.14%)后仍保持或改善了治疗应答。
该研究结果证实在一线及二线治疗中,当硼替佐米治疗获益后更换为更便捷的口服伊沙佐米,持续疗效更好。
综上,新药时代,I-based持续治疗方案在MM中疗效良好,有利于将治疗短期获益向长期生存获益转化,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