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溺水3个小时出现“大白肺”医生紧急提醒……
暑假是游泳溺水高发期。记者16日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获悉,医院接诊了一名因游泳意外溺水,短短3个小时出现“大白肺”的青少年患者。医生提醒,危险并非只发生在水中,即使被救上岸后恢复自主呼吸,也存在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甚至急性呼吸衰竭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前不久,12岁的小常在父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同伴前往十八重溪游泳嬉戏,不幸溺水。幸运的是,景区保安及时发现并迅速将小常救起,就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总算使他恢复自主呼吸,随后被送往附近卫生院。当时,小常脸色苍白、意识淡漠、心跳快,呼吸也非常急促,情况不容乐观。紧急赶来的父母跟随急救车将小常送往福州市第二总医院。
“给予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还一路掉到80%,动脉血气值氧分压低于60mmHg,迅速上呼吸机才得到缓解。”市二总院急诊科侯仲佺医生在给小常作进一步CT检查时发现,距离溺水才短短3个小时,小常的肺部因为大量炎症性渗出,已经呈现大面积白色,也就是通常说的“大白肺”。
医生初步诊断小常为溺水后肺部大量炎症性渗出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导致缺氧性呼吸衰竭,发病速度快,晚期易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50%~60%。”侯仲佺说。
好在小常送医及时,被立即送往急诊重症监护室,给予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抗炎、利尿、减少渗出等处理。医护人员迅速采取各项救治措施,严密观察并动态评估体征变化,小常的各项指标很快好转,住院5天后顺利出院。
溺水是儿童安全事故中较为常见且后果严重的一种。市二总院急诊科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孩子溺水获救后不要直接回家,务必前往医院完善检查。对孩子游泳应该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还要教孩子做到“防溺水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另外,溺水事件不只是发生在江河湖海,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溺水,比如游泳池、水池、沟渠、池塘、无防护围栏的河流、水缸、浴缸等地。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