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溺水3个小时出现“大白肺”医生紧急提醒……
暑假是游泳溺水高发期。记者16日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获悉,医院接诊了一名因游泳意外溺水,短短3个小时出现“大白肺”的青少年患者。医生提醒,危险并非只发生在水中,即使被救上岸后恢复自主呼吸,也存在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甚至急性呼吸衰竭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前不久,12岁的小常在父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同伴前往十八重溪游泳嬉戏,不幸溺水。幸运的是,景区保安及时发现并迅速将小常救起,就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总算使他恢复自主呼吸,随后被送往附近卫生院。当时,小常脸色苍白、意识淡漠、心跳快,呼吸也非常急促,情况不容乐观。紧急赶来的父母跟随急救车将小常送往福州市第二总医院。
“给予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还一路掉到80%,动脉血气值氧分压低于60mmHg,迅速上呼吸机才得到缓解。”市二总院急诊科侯仲佺医生在给小常作进一步CT检查时发现,距离溺水才短短3个小时,小常的肺部因为大量炎症性渗出,已经呈现大面积白色,也就是通常说的“大白肺”。
医生初步诊断小常为溺水后肺部大量炎症性渗出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导致缺氧性呼吸衰竭,发病速度快,晚期易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50%~60%。”侯仲佺说。
好在小常送医及时,被立即送往急诊重症监护室,给予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抗炎、利尿、减少渗出等处理。医护人员迅速采取各项救治措施,严密观察并动态评估体征变化,小常的各项指标很快好转,住院5天后顺利出院。
溺水是儿童安全事故中较为常见且后果严重的一种。市二总院急诊科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孩子溺水获救后不要直接回家,务必前往医院完善检查。对孩子游泳应该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还要教孩子做到“防溺水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另外,溺水事件不只是发生在江河湖海,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溺水,比如游泳池、水池、沟渠、池塘、无防护围栏的河流、水缸、浴缸等地。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