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吃”出来的癌症
近日,“胃癌年轻化”等话题成为网络热搜。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胃癌的年发病人数超过35万,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人数超过26万人,死亡率位列第3位。同时,虽然我国胃癌高发年龄集中在45岁以上,但近年来屡有年轻人被确诊胃癌。本市健康管理专家高凌提示,说胃癌是“吃”出来的癌症并不夸张,胃癌的发生与饮食息息相关。
胃癌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它往往经历了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几个阶段,最后才发展成癌。这个过程可能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根据最新报道显示,约80%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长期罹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胃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6倍!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导致慢性炎症,如果没有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久而久之,胃壁细胞发生病变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很多患者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自己的胃早已经千疮百孔。
胃癌另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就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一是饮食不规律,工作繁忙,顾不上吃饭就不吃了。要么暴饮暴食,要么过度节食。二是饮食结构单一,长期只吃一类食物,没时间或不懂得搭配饮食。三是长期吃腌制、熏制、高盐的食物,比如咸菜、腊肉、熏鱼,其中的亚硝酸盐会在胃里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这种物质对胃黏膜的伤害特别大,破坏胃黏膜屏障,就可能导致大量幽门螺杆菌滋生,如果患者本身就有肠胃不适的症状,还会加重不适症状,使得幽门螺杆菌更加难以根治。此外,吸烟喝酒也会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习惯,就是爱吃烫食。很多人觉得,热乎的食物吃下去才舒服,但过烫的食物会直接烫伤食道胃黏膜,反复刺激后,胃黏膜的细胞会发生病变。
那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胃呢?在日常生活中,应培养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注意均衡饮食,合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腌制、熏制和高盐食物的摄入。绿叶蔬菜和水果富含抗氧化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保护胃黏膜,降低癌变风险。不吃生食、太烫的食物以及酒和辛辣食物,能够保护胃黏膜,增强其抵抗力,削弱幽门螺杆菌的入侵条件。食材在烹饪前一定要清洗干净,不喝未经处理的水。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清洁口腔。家庭实行分餐制,可以阻断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容易被感染的高危人群,每2到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下的成年人,每3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定期检查幽门螺杆菌,特别是有慢性胃炎、胃溃疡或家族胃癌史的人,更要重视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根除治疗。
癌症药物网帮助您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专家在线咨询服务,由专业癌症药物网的药师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病情给予专业的个性化的指导意见,中国癌症药物网热线:400-700-0899。
来源:今晚报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