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癌症患者的苦恼:怎么处理癌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范围内癌症患者癌痛的总体发生率约为 30%-50%,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这一比例可高达 60%-90%。怎么处理癌痛?大家好,我是肿瘤科刘跃军教授,从事肿瘤临床工作数十年,擅长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胃癌、宫颈癌的微创综合治疗。今天讲讲,怎么处理癌痛?
按原则药物止痛
三阶梯止痛原则
第一阶梯:适用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可能会有胃肠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第二阶梯:当疼痛进展到中度时,会使用弱阿片类药物,这类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镇痛效果。不过,它们也可能引起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并且存在一定的成瘾性风险。
第三阶梯:针对重度疼痛的患者,强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强大,但副作用也更为明显,除了上述提到的便秘、恶心等,还可能出现呼吸抑制等严重情况。
个体化给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避免药物蓄积中毒。
按时给药:癌痛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所以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给药,而不是等到疼痛发作时才使用。这样可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更好地控制疼痛。
2. 微创粒子止痛
放射性粒子植入原理:这是一种近距离治疗技术。将放射性粒子(如碘 - 125 粒子)植入到肿瘤组织内或肿瘤周围,这些粒子会持续释放出低能量的 γ 射线,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 DNA,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使肿瘤细胞凋亡。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对周围的神经末梢起到一定的损伤作用,从而减轻疼痛。
粒子分布均匀,既能有效覆盖肿瘤组织,又能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对于一些无法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后复发的肿瘤,尤其是靠近神经的肿瘤引起的疼痛效果较好。它可以在局部提供高剂量的辐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的辐射剂量相对较低,因此能够在止痛的同时,对肿瘤进行一定程度的治疗。
3. 微创介入缩小瘤体,减少肿瘤压迫止痛
微创介入:主要是通过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切断肿瘤的营养来源,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
止痛机制:当肿瘤体积缩小后,对周围组织(如神经、骨骼、脏器等)的压迫和侵犯得到缓解,从而减轻疼痛。例如,对于因椎体转移瘤压迫脊髓或神经引起的疼痛,通过射频消融等微创介入方法使肿瘤缩小后,神经压迫症状减轻,疼痛也会随之缓解。
一般来说,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的短时间内(数天至数周)疼痛会有所减轻,但对于一些肿瘤广泛转移或者病情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控制疼痛。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