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PD1治疗在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使用及疗效
在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术前免疫疗法的效果和安全性一直是个挑战。为此,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单中心的II期伞形临床试验,旨在探索抗PD1为基础的精准诱导疗法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研究共纳入100名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根据PD-L1表达水平和抗血管生成疗法的禁忌情况,患者被分为三组:PD-L1表达≥50%且有抗血管生成疗法禁忌的患者接受免疫单药治疗;PD-L1表达≥1%且无禁忌的患者接受免疫加抗血管生成疗法;PD-L1表达在1%到49%之间、有禁忌或PD-L1表达阴性/未知的患者接受化疗联合免疫疗法。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主要病理反应(MPR)率。
研究结果
在47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MPR率达到61.7%(95%置信区间:46.4%-75.5%),达到了预设的研究终点。对于次要终点,所有患者的客观反应率为54.0%(95%CI:43.7-64.0)。中位无事件生存期为29.9个月(95%CI:17.0-42.7)。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贫血,发生率为49.0%。探索性转录组分析显示,骨髓基质细胞抗原1(BST1)可能是化疗联合免疫疗法反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结论与临床意义
总体而言,对于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基于PD-L1表达和抗血管生成疗法禁忌的抗PD1诱导疗法,结合术后治疗,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这一研究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尤其是在精准医疗的背景下,可能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