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放疗期间肺康复管理显著提升体能,减少严重肺炎发生!
放疗期间肺损伤困扰肺癌患者
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肺部可能受到损伤,导致肺功能下降,临床症状加重,生活质量明显降低,预后也会受影响。尤其是那些肺功能本已受损的患者,在接受放疗时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辅助肺癌患者,减轻放疗带来的肺损伤,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门诊肺康复助力肺癌患者:随机对照试验揭示积极效果
来自韩国团队的研究,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开展了一项系统的随机对照试验,目的是评估门诊肺康复(PR)对接受放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将患者根据放疗目的分层,分为接受PR的实验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放疗期间每周接受2至3次的肺康复治疗。
运动能力大幅提升,改善效果持续7个月
该研究的核心指标是“6分钟步行距离”(6MWD),它是评价肺功能和体能状况的重要标准。结果显示:
放疗结束时,PR组6分钟步行距离相比基线平均增加16.9米,而对照组则下降26.1米(P=0.008);
放疗后1个月,PR组增加34.9米,对照组减少24.0米(P<0.001);
放疗后7个月,PR组继续保持40.7米的提升,对照组略减3.1米(P=0.043)。
此外,握力和肌肉质量相关参数也呈现类似改善趋势,表明肺康复不仅提升肺功能,还增强了整体身体素质。
大幅降低严重放射性肺炎风险
放射性肺炎是肺癌患者接受放疗时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严重者需用类固醇治疗,影响恢复甚至危及生命。研究发现,PR组需要类固醇治疗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仅为9.4%,而对照组高达54.5%,差异极为显著(P<0.001)。这表明肺康复显著降低了严重肺炎的风险,减轻了患者痛苦,也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临床意义与未来展望
该研究首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证明,肺康复疗法在肺癌放疗期间具有积极而持久的临床效果。它不仅帮助患者维持甚至提升运动耐力和身体机能,更有效预防了严重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显著改善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团队建议,将肺康复纳入肺癌放疗患者的常规管理中,尤其是在放疗期间,推广这一辅助治疗手段,将更好地助力患者渡过治疗难关。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肺康复方案,探索更广泛患者群体的适应性,推动个性化肺癌综合治疗策略的发展。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