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罹患肺癌,3厘米“单孔”微创手术助其重获生机
极目新闻通讯员刘姗姗
84岁老人从未想过,一纸肺癌诊断让她的晚年生活陷入阴霾。面对直径达3.2厘米的肺部肿瘤,辗转求医均因高龄、手术风险大而被婉拒。在几乎绝望之际,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胸外科专家团队通过一个3厘米的小切口,为她精准切除了肿瘤。
吴婆婆今年84岁,7年前在体检中发现左下肺有一个磨玻璃结节,当时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但她并未引起重视。一个多月前,她因其他疾病住院期间复查肺部CT,结果显示左下肺结节已明显增大,直径从最初不足1厘米长到了3.2厘米。进一步PET-CT检查考虑为肺癌,这个消息对她和家人而言犹如晴天霹雳。由于吴婆婆年事已高,手术风险大,子女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寻求治疗,均被婉拒手术,一家人陷入绝望。经多方打听,吴婆婆和家人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诊。
该院立即组织了胸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对她的身体状况、心肺功能及麻醉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专家团队一致认为,尽管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尚可,有望通过创伤最小的微创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
“手术必须快,最大限度地缩短麻醉和手术时间,减少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该院胸外科刘勇主任明确了手术原则。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胸外科医疗团队为吴婆婆实施了单孔胸腔镜下左下肺叶切除术。手术仅通过胸壁一个3厘米的小孔进行操作,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仔细清扫了周围的淋巴结组织,整个手术过程耗时1小时。术后,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吴婆婆恢复状况良好,已顺利出院。
刘勇介绍,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部肿瘤群体中也有不少高龄患者,但高龄并非手术的绝对禁区,经过全面评估、个体化微创手术方案和术后快速康复管理,高龄肺癌患者同样有望获得手术机会、延长生存时间。
据了解,武汉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已成功为不少高龄肺癌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通过精细化的综合管理,对患者的各类基础疾病及并发症进行有效控制后,这些患者均康复出院。
专家提醒,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等到发现往往已是肺癌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来源:极目新闻)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