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已是广州癌症“老二” 专家教你如何防肠癌
据广州媒体报道,今年年初,广州市正式启动大肠癌筛查工作,,截至11月30日,全市共有8.97万人参加初筛,粗略计算这一较低的复查率或导致7000个异常病例“潜伏”。2592例初筛阳性者进行了肠镜检查,结果发现异常1196例(46.14%),其中40例恶性肿瘤。

据介绍,广州大肠癌发病率34/10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高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接近90%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差。早期筛查是遏制大肠癌高发的有效措施之一。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发现,很多大腹便便、运动少、久坐不动的男性,尤其是应酬多且以车代步的人士在患病人群中占较大比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保持身体活动、采取健康饮食及适度饮酒,就能够预防30%以上的癌症。此外,疾控专家还呼吁40岁以上的居民定期做肠镜检查。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大肠癌呢?中国癌症药物网给出以下意见:
一、合理安排饮食
多吃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少食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因为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所产生的致癌物质多,作用于大肠时间长,必然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率增加。
二、积极防治肠道疾病
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如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三、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到医院检查
1)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2)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警号及早期症状,
3)大便习惯发生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的人群也应该引起警惕。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