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发合成致死技术 助力精准癌症治疗
近期,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与癌症治疗有关的合成致死相互作用技术。据了解,合成致死研究除了有助于个性化癌症治疗,也可以帮助人们挖掘其他疾病药物的抗癌潜力。
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是指两个非致死基因同时失活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如果发现肿瘤中存在特定基因失活,那么用药物抑制它的合成致死搭档,就可以特异性的杀死癌细胞,不危害健康细胞。这样的策略有望实现更有效毒性更低的个性化癌症治疗,是抗癌药物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合成致死寄予了厚望,但它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近期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处的一组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物种方法,研发出来一种与癌症治疗有关的合成致死相互作用技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MolecularCell杂志上。
首先研究人员在酵母超过16万个相互作用中进行筛选,这些相互作用包人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genes,TSG)直系同源基因与编码靶向跨多个遗传毒性环境的药物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这些信号,研究人员在HeLa细胞中评估了上千个TSG药物组合,从中找到了保守的合成致死相互作用网络。
之后,研究人员又对这一网络进行分析,发现了跨环境与共享基因功能的相互作用稳定性,能提高人体癌细胞中可观察到相互作用的几率。利用这一方法,研究人员找到了未来优先选择的TSG药物组合方法,并在细胞,或患者生存等基础上验证了这些相互作用。
合成性致死方法可以靶向作用一系列细胞缺陷,包括DNA修复、细胞循环控制及代谢的改变,也可以用于靶向作用肿瘤细胞和其周围正常细胞的相互作用。
此前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曾利用合成性致死方法,对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的乳腺癌病人进行治疗,BRCA1在修复损伤DNA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携带BRCA1或BRCA2突变的女性往往患乳腺癌及卵巢癌的风险较高,因为其机体细胞不能进行适当地DNA修复。这就表明BCRA突变的乳腺癌细胞或许对于靶向作用DNA的药物相当敏感,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靶向作用另外一种DNA修复蛋白PARP的制剂可以有效杀灭BCRA突变的癌细胞,目前有一些PARP抑制剂正在临床上针对乳腺癌病人进行试验,而且早期实验结果很好。
合成致死研究除了有助于个性化癌症治疗,也可以帮助人们挖掘其他疾病药物的抗癌潜力。例如TelAviv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鉴定合成致死相互作用的新算法。他们通过分析癌症临床样本的遗传学和分子数据(拷贝数、DNA测序、基因表达、shRNA等),全面鉴定了癌细胞中的合成致死基因,生成了癌症合成致死的核心网络。研究显示,这样的网络能够预测基因的重要性、细胞对药物应答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原文:A Network of Conserved Synthetic LethalInte ractions for Exploration of Precision Cancer Therapy)
(来源:生物通 原标题:Cell子刊:精准癌症治疗之合成致死)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