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五大卵巢癌研究突破!疗效惊艳全场,未来前景光明

    2019年伊始,各个大会相继报道卵巢癌的最新研究进展,不乏惊艳数据登场,小编罗列出5大重点研究突破,研究不止,砥砺前行!

  • K药、O药、T药、B药、I药,谁是治疗尿路上皮癌的Numbe...

    在过去,化疗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唯一选择;对无禁忌的患者,含铂化疗联合用药方案依旧是标准疗法。然而一线铂类化疗进展后,预后往往很差,即便换到二线化疗(包括紫杉醇、培美曲塞、多西他赛、长春氟宁),疗效也非常有限。

  • 全球首个!一代联三代成功逆转后线EGFR四重突变案例报道!

    EGFR靶向治疗耐药一直是个难题。虽然有三代药奥希替尼可以有效克制T790M突变,但同样面临耐药。今天小编展示一例奥希替尼耐药后出现EGFR19/T790M/C797G/V834L四重突变个案,巧妙地使用一代联合三代EGFR靶向药治疗,疗效满意。

  • 卵巢癌治疗新曙光:Alisertib联合紫杉醇有效率达60%

    目前来看,在晚期乳腺癌或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方面仍无法满足医疗需求,更好的疗效方案一直在研究中。本文介绍了一项发表在JAMA上的试验研究,旨在评估alisertib联合紫杉醇在晚期乳腺癌或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的疗效,这为乳腺癌及卵巢癌患者治疗带来了新方向!

  • 如何把癌症变成慢性病?建议参考这4点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身体和内心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那么,家属在照顾肿瘤患者时,应该如何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身心的折磨?

  • 学会这些运动,能有效预防癌细胞扩散、转移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每日进行2小时有氧运动,癌症患者的生存率由32%上升到88%。

  • 对肺癌患者来说,免疫力越高越好吗?不是的!

    作为觅健小助理,我常常会收到许多觅友的求助。他们会询问我,手术后应该要注意些什么?要如何更好的应对放化疗期间的副作用?对于康复期的觅友们,应该重点注意哪些指标。在众多的答案中,我一定少不了回答一项:提高免疫力!

  • 癌细胞最喜欢你的4大特点,教你用6招击败它!

    癌症的病因有很多,经常被提及的就有烟酒、致癌物、环境、遗传等,可很多人不知道,精神因素也会让你患癌;专家表示,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和心理素质,可以适当减缓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反,不恰当的生活方式,长期的压力,则会加速癌症发生。

  • 科学家发现癌症免疫疗法潜在新靶点GARP

    据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男性和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尽管目前在这类癌症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仅有12%。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潜在的针对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 阿司匹林还是防治结直肠癌的神药?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虽然目前结直肠癌的筛查、诊断与治疗手段不断完善,但仍然是全球卫生经济沉重的负担之一。近几十年来,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肠镜筛查的普及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有创、费用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的特点限制了它的推广,并且仍然有一些患者发生筛查间期肠癌。因此我们一直在寻找更加经济、便捷的结直肠癌预防手段,阿司匹林就是其中最有前景的化学预防药物。

  • mCRC后线治疗药物选择策略

    当众多治疗手段和治疗药物呈现在临床医生面前时,怎样合理选择就成为了关键问题,这一点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后线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在第四届消化道肿瘤钱塘峰会召开之际,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宇红教授就为我们系统梳理了mCRC后线治疗药物的选择思路,以期帮助广大医生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制定治疗计划,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存质量。

  • 免疫治疗迅速发展 胃癌治疗步入新时代

    今年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仍位居全国发病第二位,且疾病存在异质性、治疗药物仍有限等因素,导致胃癌患者整体预后较差。身为消化肿瘤的医者,如何能够为胃癌患者探索更多的有效治疗手段、延长患者生存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难题。近几年,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生力军”,开始在多个肿瘤领域发挥有效治疗作用。为此,本文归纳整理免疫治疗药物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开展的各项研究进展,以期让广大读者明确这类药物在胃癌诊疗中发挥的作用,为广大胃癌患者带来希望。

  • PD-1市场GSK登场!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效果强劲 年底申请...

    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GSK)旗下肿瘤学公司Tesaro近日公布了肿瘤免疫疗法PD-1单抗dostarlimab(前称TSR-042)I/II期临床研究GARNET的数据,该研究在接受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复发性或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开展,初步结果显示,无论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如何,dostarlimab治疗均表现出临床意义和持久的缓解率。安全性结果表明,dostarlimab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安全性符合抗PD-1疗法的预期。这些数据将在夏威夷檀香山举行的2019年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年会上公布。

  • 肝癌新技术载药微球怎么用!

    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术(Drug-ElutingBeadsTranscatheterAterialChemoembolization,DEB-TACE)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介入治疗发展初期,由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混合小颗粒的栓塞载体治疗实体肿瘤演变而来。矽球是临床最早应用的微球,1960年Luessenhop与Spence将它用于脑血管内,1978年KATO公司制成含抗肿瘤药物的乙基纤维素微球,首次将化疗与栓塞结合在一起[1]。

  • 2019ASCOGI:结直肠癌新希望!德瓦鲁单抗新方案有效控...

    研究表明,阻断免疫结合位点的PD1/PDL1疗法在晚期结直肠癌(CRC)中有效,但迄今仅适用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或DNA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患者。这类患者的疗效是明显的:II期CheckMate-142试验表明,这类患者选用纳武单抗(nivolumab)和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治疗后,客观的应答率(ORR)为55%,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1%,1年总生存率(OS)为85%。但只有4%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存在微卫星不稳定性或DNA错配修复缺陷,并有可能从这种治疗中受益。在这个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其他免疫结合点抑制剂和抑制剂组合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患者中的疗效。本文分享了在2019年胃肠癌研讨会上的一些新的研究。

  • 非甾体类抗炎药:超强又便宜的抗癌神药

    肿瘤与非感染性炎症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有专家把肿瘤比喻为“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或者比喻为“抗生素杀不灭的炎症”。

  • 记录总数:15645 | 页数:978  <...72172272372472572672772872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