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CLC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肺癌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但其无可避免的耐药现象,成为进一步提高靶向药物疗效的瓶颈。本文依据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和应对策略,总结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的5项专家共识要点:
共识一
EGFR突变型肺癌,建议检测BIM,以发现原发性耐药患者。(3级/52.1%专家赞同)IM全名为BCL-like11,为BCL-2蛋白家族成员,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需通过BIM的上调才能引起带有EGFR突变的肺癌细胞的凋亡。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共识一,专家组存在较大争议。
共识二
对EGFRTKI耐药的突变型肺癌,建议重新活检以明确耐药的分子机制,鼓励患者参加相应的临床试验。(2A级/88.8%专家赞同)共识三
对EGFRTKI继发耐药的无症状缓慢进展突变型肺癌,建议继续使用EGFRTKl。(2B级)31.9%专家支持对该类型的耐药继续使用EGFRTKI,54.6%专家赞同在继续使用TKI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化学治疗。
共识四
表现为孤立进展的EGFRTKI继发耐药,建议在继续使用EGFRTKI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局部治疗,局部治疗手段的选择以最小创伤为基本原则。(2B级)共识五
对EGFRTKI获益、继发耐药后接受细胞毒药物治疗再次耐药的EGFR突变型患者,可考虑再程使用EGFRTKI,但不推荐立即转换第二种EGFRTKI。(2B级)69.4%的专家在临床实践中再程使用过EGFRTKI。有医生在一种TKI失败之后立即给患者转换使用第二种TKI,64.2%的专家不支持这种立即转换TKI的方法,因此本共识不推荐在临床实践中使用。
EGFR TKI 耐药后的临床管理策略
图1.EGFRTKI耐药后的临床管理策略(根据YangJJ等人「LungCancer.2013;79(1):33-9.」报道整理;症状评分:没有症状计分为0,症状没有变化计分为1,症状加重计分为2;肿瘤负荷评分:以非靶病灶评分为代表,病变进展、新出现胸内病变、新出现胸外病变、恶性胸腔积液四种情况各为1分,总分为4分。)小结
EGFRTKI耐药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临床难题,目前尚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本共识提出的临床管理策略(图1)仅供临床实践参考。我们提倡临床医生开展更多针对靶向药物耐药的临床试验,也鼓励患者积极地参与到临床试验中。
附:该共识的证据级
1A级:基于高水平证据(严谨的Meta分析或RCT结果),专家组有统一认识;1B级:基于高水平证据(严谨的Meta分析或RCT结果),专家组有小争议;2A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有统一认识;
2B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无统一认识,但争议不大:
3级:专家组存在较大争议。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