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 NCCN 指南更新,新型靶向药获快速推荐
在中国,每年约有2~3万患者被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GIST是一种罕见肿瘤,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1%~3%,以胃和小肠最为常见。
GIST起源于胃肠道壁细胞,大多数患者的诊断年龄在50至80岁之间,诊断通常是由胃肠道出血,手术或影像学中的偶然发现以及在极少数情况下肿瘤破裂或胃肠道梗阻引起的。
指南推荐
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和精准靶向疗法的研究深入,为GIST的治疗模式和临床疗效带来了众多突破。近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发布了最新版本:针对GIST常见基因突变,精准靶向新药avapritinib被列为推荐治疗方案,改变了部分GIST患者无药可治的历史。
大多数GIST患者是由KIT或PDGFRA基因突变引起。Avapritinib是一种靶向于激酶活化构象的I型抑制剂,可选择性地有效抑制KIT和PDGFRA突变。
Avapritinib在KIT和PDGFRA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中显示了广泛的抑制作用,并对激活环突变活性最强,已于2020年初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携带PDGFRA18外显子突变(包括D842V突变)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
而在最新的NCCN指南中,这款刚刚在美获批的新药就已进入了指南,被作为2A类推荐用于治疗针对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D842V突变)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
疗效数据
NCCN指南的这一「火速」推荐,与其突出的疗效数据有关。
NAVIGATOR研究(NCT02508532)是一项开放标签的单臂多中心试验,招募了43名携带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GIST患者,其中包括38名携带PDGFRAD842V突变的患者。试验最初剂量为400mg口服qd,由于毒性原因将推荐剂量降低到300mgqd。
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是总体反应率(ORR,使用改良的RECIST1.1标准,基于独立的放射学检查进行疾病评估)。另一个疗效结果指标是反应持续时间(DOR)。
对于携带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患者,ORR为84%(95%CI:69%,93%),完全缓解(CR)率为7%,部分缓解(PR)率为77%。
对于携带PDGFRAD842V突变的亚组患者,ORR为89%(95%CI:75%,97%),CR率为8%,PR率为82%。
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0.6个月(0.3至24.9个月),DOR未达到。携带外显子18突变的缓解患者中,有61%的患者反应持续时间≥6个月(31%的反应持续患者随访时间少于6个月)。
接受Avapritinib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是水肿、恶心、疲劳/虚弱无力、认知障碍、呕吐、食欲下降、腹泻、头发颜色改变、流泪、腹痛、便秘、皮疹和头晕。
意义重大
目前国内晚期GIST的治疗方案主要为依次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但是疗效并不理想。在一项32例携带PDGFRA外显子18D842V突变的GIST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这类患者对现有已批准的TKI药物均不敏感,ORR为0。因此,Avapritinib在PDGFRA18突变的晚期GIST患者中的疗效数据异常良好。
自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被发现以后,GIST患者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随着GIST患者对已获批TKI药物显示出原发耐药,寻找耐药的原因、机制,研发新的替代药物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Avapritinib被发现在KIT和PDGFRα突变的GIST中显示了广泛的抑制作用,包括PDGFRα基因D842V突变和其他原发或继发耐药突变。此次Avapritinib在NCCN指南的推荐将会让更多的GIST患者获益。
文章源自肿瘤时间,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