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凶险的乳腺癌为何难治?华人团队揪出关键线索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为常见,也是导致最多女性死亡的癌症类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尤为棘手。这类约占乳腺癌病例15%的亚型相较于其他乳腺癌发病年龄更小、更容易转移,并且术后复发的概率也更高。
一个重要障碍在于,其他乳腺癌表达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或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以成为开发针对性疗法的靶点,但三阴性乳腺癌却不表达这些受体,因此研究人员难以找到有效的治疗靶点。
近些年来,免疫疗法的兴起成为多种难以治疗的癌症的突破口,三阴性乳腺癌也不例外。但相比之下,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疗法研发也经历了更多波折。3个月前,首款针对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疗法终于获得FDA的批准上市,而更多的研究仍然在临床试验阶段搜集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
为什么三阴性乳腺癌如此难以对付?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最新研究中,一支联合团队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一种名为DDR1的分子在肿瘤周围竖起了一道防御工事,阻止免疫细胞攻击、杀死肿瘤细胞。
DDR1的全名为盘状结构域受体1。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这种蛋白分子能与多种胶原蛋白结合并被激活,进而参与一系列疾病的进程,例如调控癌细胞的转移。然而,DDR1分子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机制仍不明晰。
这项研究指出,DDR1分子能够将细胞外基质组织成高度有序的状态,这些物质紧密地排布在肿瘤周围,如同一道铁丝网,使得免疫细胞难以接近肿瘤。
对于免疫细胞来说,DDR1分子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当这个分子的作用机制浮出水面,对于试图攻克癌症的科学家来说,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曙光出现了。
在最新论文中,研究团队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评估了敲除Ddr1基因造成的影响。他们发现,敲除Ddr1基因不仅能阻止肿瘤的进一步增殖,还能保护机体在未来抵抗癌症。
根据上述发现,这项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的安志强教授提出了一种靶向DDR1的疗法。这种疗法能够瓦解DDR1组建的防线、帮助免疫细胞抵达癌细胞的位置。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