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生产抗癌细胞!新技术或让个体化抗癌成现实
最近,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能更高效筛选特异性抗癌免疫细胞的方法,或能推动个体化抗癌疗法的发展。
通常来说,肿瘤表面都会有一些特异的突变蛋白,这些也是供免疫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比如有一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就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根据肿瘤抗原找到敌人后,就能开展清除肿瘤的工作。
但这类细胞的比例一般很少,如何能够提升TIL的数量就成了抗癌的关键。一般研究者会从肿瘤中分离TIL之后在体外进行扩增。培养的过程需要添加能刺激T细胞增殖的免疫因子,不过这一过程也会导致很多非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因此我们还需要一种新方法来绕开这一限制。
根据新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的研究,Alexandre Harari博士领导的团队首先对TIL的分离过程进行了优化,他们在TIL分离后,选择在其中添加了抗原呈递细胞(APC)。比如树突细胞就能承担APC的工作,它们能够向T细胞呈递疾病有关的抗原,并促进对应T细胞的增殖过程。
不过,研究并没有向TIL中添加树突细胞,反而是加入了B细胞。B细胞也可以呈递抗原,优势在于它们数量更多,也更容易进行基因修饰。
那具体需要B细胞呈递哪些抗原呢?研究者通过计算机对测试肿瘤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找到了特异的突变蛋白,随后它们将这段基因整合到了B细胞中,这样B细胞就能表达和呈递对应的肿瘤抗原。
将这类改造过的B细胞与TIL混合培养之后,再添加刺激因子时便能主要促进能针对目标肿瘤的TIL生长,这些TIL表面通常会带有能侦测肿瘤抗原的T细胞受体(TCR),而找到编码这部分TCR的基因之后,还能将其导入其他T细胞中,批量生产抗癌武器。
这部分T细胞可以简单地从血液中获取,而不再要求需要从肿瘤中提取,极大地提升了细胞产量。
▲筛选流程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在实际测试中,研究者从一名患者体内获取了T细胞,并且利用上述方法带上了跟踪肿瘤的导航,将这些细胞输回对应肿瘤小鼠体内后,小鼠的肿瘤便开始消退。由此证明了这种方式或对人体内的肿瘤也具有相同作用。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