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23年4月21日~22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CSCO指南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名肿瘤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切磋学术,见证指南更新。大会期间2023版《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重磅发布,特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对指南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CSCO诊疗指南聚焦中国临床实践,并兼顾国内外前沿进展。2023版《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有哪些更新要点值得关注?
郭晔教授:2023版《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一大更新亮点在于新增了鼻腔鼻窦癌的章节。虽然鼻腔鼻窦癌在头颈部肿瘤中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类型,但它的病理分类非常复杂,且缺乏规范化诊疗,目前国际上也没有单独针对鼻腔鼻窦癌的诊疗指南出版。因此新版指南将对鼻腔鼻窦癌的规范化诊疗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我们期待通过新版《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来完善头颈部肿瘤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推动全国范围内头颈部肿瘤规范化诊疗的进程。
免疫治疗的应用愈加广泛,在临床实践中主要存在哪些用药问题?《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如何进行规范性指导?
郭晔教授: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目前已经在国内外获批了大量的适应症,CSCO肿瘤诊疗指南也基于临床证据的更新进行了相应的修订。《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汇总了多个瘤种免疫治疗相关的推荐,有利于临床医生综合了解在各个瘤种中免疫治疗的应用情况。
当然,在不同的瘤种中免疫治疗的应用场景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临床实践中免疫治疗伴随诊断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希望《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进一步加强推广和普及,让指南真正落地,更好地指导免疫治疗在中国的规范化应用。
精准化、个体化,是肿瘤治疗的重要“关键词”,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谈,精准免疫治疗的发展趋势如何?应如何进一步精选适宜的患者群?
郭晔教授:对于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我们已经从粗犷的化学治疗走到了精准的靶向治疗,开始进入相对广谱的免疫治疗阶段。事实上,虽然免疫治疗已经获批了十多个瘤种,但是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还是相对有限,因而如何实现精准免疫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除了PD-L1表达以外,我们还缺乏与免疫治疗相关的其他生物标记物。主要是由于免疫作用机制非常复杂,既与肿瘤本身相关,还牵涉到宿主以及免疫微环境,往往单个生物标记物的指导作用有限,未来需要找到更可靠的临床生物标志物来筛选出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监测其疗效和预后。
随着免疫联合策略的探索,免疫治疗获益患者人群有望进一步扩展。此外,新型药物的研发,包括双抗在内的新型抗体药物也是当前医药研发的热门领域,未来通过免疫新药研发来扩大免疫治疗获益人群同样值得探索。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