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武汉大学宋威/叶旭军团队揭示肿瘤-肾脏互作新机制
维持肾功能和液体平衡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应对各种生理病理应激至关重要。恶性肿瘤患者经常出现肾功能失调和少尿症,导致体液排出与毒素清除受损,严重危害机体健康。由于发病机制不明,透析是肿瘤相关肾功能失调的唯一治疗方案。之前的研究主要聚焦抗肿瘤药物的肾毒性,但近一半的实体瘤患者在确诊时和治疗前就出现肾功能失调;肿瘤相关免疫或炎症反应也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病因素。然而,恶性肿瘤是否及如何直接靶向肾脏、扰乱其生理功能,仍然大量未知。
2023年12月6日,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教育部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中南医院医学研究院、泰康生命医学中心宋威团队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老年医学科叶旭军团队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A novel antidiuretic hormone governs tumour-induced renal dysfunction(一种新型抗利尿素调控肿瘤导致的肾功能失调)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肿瘤-肾脏互作新机制,鉴定了一种跨物种广谱、介导肿瘤和肾脏互作的新型抗利尿通路,并为癌症相关肾功能失调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转运是机体排水的关键步骤,存在于不同物种中,包括人和果蝇,且受到激素调控。人和果蝇都有多种促进肾小管排水的利尿素,但其对立面抗利尿素的研究非常有限。果蝇中目前没有明确的抗利尿素,人体唯一的抗利尿素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也很难解释诸多生理病理调控。
针对这些问题,宋威和叶旭军团队通过保守的果蝇肿瘤模型和高通量体内筛选,鉴定了果蝇中抗利尿激素——F亚型离子转运肽 (ITPF) ,并揭示它由恶性肿瘤和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直接作用于果蝇马氏管(类似于人的肾小管)破坏其排水功能,导致严重的体液潴留。具体分子机制包括ITP F 直接激活马氏管星状上皮细胞中的G蛋白偶联受体TkR99D及其下游NOS-cGMP信号通路,抑制液体排出。
另一方面,该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神经激肽3受体(NK3R)作为果蝇TkR99D的同源物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通过小分子药物阻断NK3R有效改善多种恶性肿瘤导致的小鼠肾小管功能障碍。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