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破解肿瘤细胞早期空间侵袭模式,杨朝勇、郑军华两大团队合作发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杨朝勇团队和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郑军华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影响因子46.9)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高灵敏、高分辨的空间转录组学测序新技术Decoder-seq,并运用该技术探究了早期肾细胞癌(RCC)两种亚型肿瘤微环境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解析了肿瘤细胞的早期空间侵袭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肿瘤微环境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生态系统,成分复杂,且与肿瘤的生长、扩散、治疗应答等密切相关。因此,解析肿瘤微环境有助于揭示微环境中各类细胞的组成、空间分布及肿瘤细胞与其他细胞的复杂相互作用,对肿瘤发生、发展、耐药等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新兴的基于空间条形码阵列的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能对组织切片进行原位空间编码,提供无偏好、高通量的全转录组分析,为肿瘤微环境解析提供了有力工具。然而,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灵敏度低、分辨率差等瓶颈。
为解决这些难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空间转录组学新技术Decoder-seq,利用微流控辅助的正交编码策略,在3D纳米基底上生成了高密度空间条形码的阵列,实现了低成本、高灵敏、高分辨的空间转录组学研究。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