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就患上胃癌,是饮食习惯的锅吗?
根据中国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胃癌的高发年龄已经从40岁-60岁下降到35岁-55岁。这一年龄段的胃癌患者占所有胃癌患者的7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来,18岁-35岁的年轻人患上胃癌的趋势明显增加。甚至有的时候还有20几岁就查出胃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是与我们中国人日常的饮食习惯有关吗?是不是我们都吃错了?
胃癌的发病原因
胃作为消化食物的器官,其功能正常与否和饮食息息相关。但是胃部出现癌症还不仅仅因为饮食。根据目前对胃癌的研究,我们发现可能引起胃癌出现的诱因有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酗酒、环境影响等等。统一的共识是长期摄入高盐高脂低纤维的食物确实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但其他诱因也不可忽视。
不良饮食习惯加速胃的损伤
高盐、高脂肪、油炸食品以及过量的红肉摄入,会刺激胃粘膜,长期下来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食物中的亚硝酸盐、腌制食品中的致癌物质等,都会加剧胃部的损害。此外,暴饮暴食和不规律的就餐时间,也会导致胃部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增加胃癌的风险。虽然这些因素并不一定在短期内引发胃癌,但它们会在长期累积中提高胃癌发生的概率。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它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并通过慢性炎症反应,逐渐演变为胃癌。
周围环境和遗传
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都有辐射,但是当长期处于强辐射环境中或者与某些化学品接触时也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辐射包括长期暴露在高剂量的紫外线和电离辐射(X射线或者伽玛射线)。化学物质包括N-亚硝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胃部酸性环境中与胺类物质会结合形成致癌物质,常见于熏制和油炸食物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汽车尾气和香烟中,长期吸入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而遗传因素是年轻人患上胃癌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3倍。
当代的年轻人患上胃癌还与一些生活习惯有关。比如作息不规律,经常性的熬夜,学业的压力或者作为职场新人的压力太大,不会做饭过于依赖外卖和速食食品。这些原因是导致年纪轻轻就患上胃癌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年轻人还是要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锻炼少吃外卖。同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