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肿瘤不是用药越多越好:LEAP-006研究告诉我们,加药并不一定更有效!
肿瘤治疗一个常见的误区是:“用的药越多,治疗肿瘤的效果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如果不能对症联合药物反而适得其反。最近的LEAP-006临床研究发现,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时,在PD-1联合化疗的基础上添加抗血管生成靶向药仑伐替尼,并没有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这项研究发布在最新的国际学术期刊,癌度为大家做一下编译,希望给到大家参考。
1.肺癌治疗进入“联合用药”时代,但不是加得越多越好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亚型(80%左右)。非小细胞肺癌如果没有驱动型基因突变并可以用靶向药,那么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于肺腺癌患者来说,基于患者PD-L1表达情况,主要的治疗方案是培美曲塞、卡铂和PD-1抑制剂。PD-L1如果是高表达(TPS评分大于50%)也可以免于化疗。
尽管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是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但还是存在治疗应答率不足,患者生存时间短的问题。所以就想到了再加一款药,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仑伐替尼,在很多实体瘤治疗里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搭配,被抗癌圈称之为“可乐组合”。这一次的临床研究也是包含这两款药物。但这次没达到相应的预期。
2.“加药”的临床试验结果公布:疗效没有提升,副作用却多了
这项名为LEAP-006的大型临床研究,总共纳入了748名首次接受治疗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都没有可靶向治疗的基因突变。在这一临床试验中患者被分为两组。“标准三联疗法”使用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另外一组患者则是在这三个药物的基础上加上了仑伐替尼,也就是成为了“四药组合疗法”。
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经过近三年的随访,研究结果如上面的图示,四药联合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是12.1个月,而标准三药组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是9.5个月,但是这个差别在统计学并不显著。然后就是总生存时间的比较,四药组合的中位总生存期是21.8个月,而标准三药组合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是22.1个月,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曲线是几乎重叠。
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
我们知道只要是药就有毒性,所以大家都能猜得到的结论是四药组合的不良反应高出很多。两组患者的严重副作用(3级以上)发生率分别是69.7%vs55.6%,也就是说加药的那组有更多人出现严重不适,甚至有5.6%的患者因此死亡(相比之下对照组是2.7%)。这些结果说明,在现有标准方案中加入仑伐替尼,并没有真正提升疗效,反而带来了更多副作用风险。
3.这项研究的意义:治疗要“恰到好处”,别被“加药=更好”误导
这项研究给到患者和家属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治疗肿瘤不是药用得越多越好,适合自己的、平衡疗效和副作用的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案。确定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类型、病程进展、基因突变的变化等做出综合判断。而不能去盲目追求“新药”或者“多药”。恶性肿瘤治疗的根本原则是“循证医学”,也就是如何用药和药物剂量都是需要有相应的依据和临床试验证据,而不能拍脑袋或去盲猜。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