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这5种“隐匿癌”,很多人发现已是晚期
“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症?”“年年体检,发现时却已是癌症晚期?”这样的案例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新闻中并不少见。
事实上,很多时候并非我们忽视了身体的信号,也并非体检的疏漏,而是某些癌症天生属于“隐匿癌”,其发病过程悄无声息、不痛不痒,很多人在发现时已是癌症晚期。
这5种“不痛不痒”的癌症
很多人发现已是晚期
其实并不是所有癌症都会出现明显的信号和不适,有些癌症天生就是“悄无声息”,特别是下面这5种,很多人发现已是晚期。
1.肝癌——强大的代偿能力
为什么很多肝癌发现时已是晚期?这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肝脏没有痛觉神经;二是肝脏强大的代偿能力。
2.肺癌——没有痛觉的神经
很多肺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甚至出现了转移。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肺部缺乏明显的痛觉神经。
3.胰腺癌——癌中之王进展快
胰腺癌也被很多医生称为“癌中之王”,经常在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这主要是因为胰腺位于腹腔深处,常规体检难以触及;同时,胰腺癌生长迅速,相对于一些发展缓慢的癌症(如某些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的生长速度通常比较快。从早期发展到晚期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留给早期诊断的“时间”很窄。
4.卵巢癌——深藏在盆腔深处
卵巢位于盆腔深处,空间相对较大。在卵巢肿瘤生长的早期阶段,体积很小,不会压迫或侵犯邻近器官,也不会引起明显不适。同时缺乏像宫颈癌(巴氏涂片)或乳腺癌(钼靶)那样简单、有效且广泛应用的筛查方法。
5.肾癌——强大的代偿能力
很多肾癌发现都是偶然发现,这主要是因为肾脏的位置较深,早期肾脏肿瘤可能不会压迫到重要的结构,因此不会产生疼痛或其他不适感。而肾脏也是一个具有强大代偿能力的器官(特殊情况下一个肾脏就能维持生命)。所以,肾脏肿瘤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静悄悄”地生长而不被发现。
5种“隐匿癌”的预防筛查建议
5种“隐匿癌”一般的常规体检很难发现,需要通过专门的癌症筛查方法,这些“筛查金标准”方法要知道!
1.肝癌——肝脏B超+甲胎蛋白(AFP)
肝癌筛查的“金标准”是血清甲胎蛋白(AFP)+肝脏B超检查。建议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每6个月筛查1次。
2.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肺癌筛查的“金标准”。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比如:40岁以上,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或戒烟不足15年者、被动吸烟者(二手烟)、有慢性肺部疾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都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3.胰腺癌——肿瘤标志物+B超/CT
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等结合腹部B超、CT、MRI检查、超声内镜、PET/CT检查是胰腺癌筛查“金标准”。40岁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或糖尿病史者、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者,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都属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4.卵巢癌——肿瘤标志物+B超检查
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是筛查“金标准”。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者,有卵巢癌、乳腺癌或其他相关肿瘤家族史者,未生育或晚生育的女性都属于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5.肾癌——肾脏B超检查+尿常规
B超检查、尿常规检查是筛查“金标准”。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筛查;对于50~70岁这一肾癌高发年龄段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筛查。
最后,如果发现自己最近出现持续疲劳、体重骤降、大小便习惯改变等信号,即使不痛不痒也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就医检查。
同类文章排行
- 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这5种“隐匿癌”,很多人发现已是晚期
- “国家级”重症肺癌诊疗版图再扩容!株洲市二医院成功入选!
- 耄耋老人罹患肺癌,3厘米“单孔”微创手术助其重获生机
- 精准诊疗可帮助高危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尽可能化解风险
- AI创造分子获提名“医药界诺贝尔” 中国药企孵化胃癌新药开辟新路径
- 默沙东注射用MK - 2870启动III期临床 适应症为高危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或激素受体低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乳腺癌
- 柳叶刀 | 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可降低早期乳腺癌的复发率
- 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这5种“悄无声息”的癌症,很多发现已是晚期
- 不痛不痒,一查却是癌症!这类癌症如何早诊早治
- 女性朋友腹胀、胃口不好当心妇科肿瘤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