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这5种“隐匿癌”,很多人发现已是晚期
“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症?”“年年体检,发现时却已是癌症晚期?”这样的案例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新闻中并不少见。
事实上,很多时候并非我们忽视了身体的信号,也并非体检的疏漏,而是某些癌症天生属于“隐匿癌”,其发病过程悄无声息、不痛不痒,很多人在发现时已是癌症晚期。
这5种“不痛不痒”的癌症
很多人发现已是晚期
其实并不是所有癌症都会出现明显的信号和不适,有些癌症天生就是“悄无声息”,特别是下面这5种,很多人发现已是晚期。
1.肝癌——强大的代偿能力
为什么很多肝癌发现时已是晚期?这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肝脏没有痛觉神经;二是肝脏强大的代偿能力。
2.肺癌——没有痛觉的神经
很多肺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甚至出现了转移。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肺部缺乏明显的痛觉神经。
3.胰腺癌——癌中之王进展快
胰腺癌也被很多医生称为“癌中之王”,经常在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这主要是因为胰腺位于腹腔深处,常规体检难以触及;同时,胰腺癌生长迅速,相对于一些发展缓慢的癌症(如某些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的生长速度通常比较快。从早期发展到晚期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留给早期诊断的“时间”很窄。
4.卵巢癌——深藏在盆腔深处
卵巢位于盆腔深处,空间相对较大。在卵巢肿瘤生长的早期阶段,体积很小,不会压迫或侵犯邻近器官,也不会引起明显不适。同时缺乏像宫颈癌(巴氏涂片)或乳腺癌(钼靶)那样简单、有效且广泛应用的筛查方法。
5.肾癌——强大的代偿能力
很多肾癌发现都是偶然发现,这主要是因为肾脏的位置较深,早期肾脏肿瘤可能不会压迫到重要的结构,因此不会产生疼痛或其他不适感。而肾脏也是一个具有强大代偿能力的器官(特殊情况下一个肾脏就能维持生命)。所以,肾脏肿瘤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静悄悄”地生长而不被发现。
5种“隐匿癌”的预防筛查建议
5种“隐匿癌”一般的常规体检很难发现,需要通过专门的癌症筛查方法,这些“筛查金标准”方法要知道!
1.肝癌——肝脏B超+甲胎蛋白(AFP)
肝癌筛查的“金标准”是血清甲胎蛋白(AFP)+肝脏B超检查。建议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每6个月筛查1次。
2.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肺癌筛查的“金标准”。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比如:40岁以上,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或戒烟不足15年者、被动吸烟者(二手烟)、有慢性肺部疾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都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3.胰腺癌——肿瘤标志物+B超/CT
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等结合腹部B超、CT、MRI检查、超声内镜、PET/CT检查是胰腺癌筛查“金标准”。40岁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或糖尿病史者、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者,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都属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4.卵巢癌——肿瘤标志物+B超检查
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是筛查“金标准”。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者,有卵巢癌、乳腺癌或其他相关肿瘤家族史者,未生育或晚生育的女性都属于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5.肾癌——肾脏B超检查+尿常规
B超检查、尿常规检查是筛查“金标准”。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筛查;对于50~70岁这一肾癌高发年龄段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筛查。
最后,如果发现自己最近出现持续疲劳、体重骤降、大小便习惯改变等信号,即使不痛不痒也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就医检查。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