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我是EGFR突变患者,这几天复查说耐药了,还查出有MET扩增,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最近群里不少觅友都在问类似的问题。其实在EGFR靶向治疗中,耐药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但这绝不等于走到了尽头。
关键在于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耐药”——就像上面说的查出MET扩增,这正是明确的耐药信号。只有找准了这个“症结”,才能避开盲目试药的弯路,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向。
01、耐药了先别急着换药,找对原因是关键
EGFR-TKI就像精准打击EGFR突变癌细胞的“导弹”,但时间一长,狡猾的癌细胞会通过各种方式“逃脱”攻击,这就是耐药。
为什么癌细胞会耐药呢?
基因突变:比如EGFR基因本身发生新变化,像1/2代EGFR-TKI治疗后可能出现的T790M突变,都会让药物的作用靶点结构改变,导致药物无法结合发挥作用;
激活“备用通路”:当EGFR这条“主干道”被阻断,癌细胞会拓宽如MET基因等“辅路”,通过新的信号通路获取生长信号,绕开药物抑制,这类“另辟蹊径”的方式常导致肿瘤快速进展;
改变药物代谢:癌细胞可能会加速分解药物或减少药物进入细胞的量,降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这两种方式都会导致细胞内的药物浓度不足,就像战场上弹药不够,自然无法压制癌细胞的生长;
伪装成“正常细胞”:癌细胞会改变自身的形态或表面蛋白,比如减少EGFR蛋白的表达或分泌特殊物质掩盖“癌细胞标记”,让药物和免疫系统都无法识别。就像敌人穿上了伪装服,躲在正常细胞中持续增殖,药物自然难以发挥作用。
以EGFR-TKI耐药为例,常见的耐药机制有哪些?
以EGFR-TKI耐药为例,不同代际药物治疗后的耐药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只有理清这些“癌细胞的花招”,才能找到针对性的破解办法。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二代EGFR-TKI治疗后耐药
这一阶段的耐药机制相对集中,主要有两种常见类型:
1.T790M突变:是1/2代EGFR-TKI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最常见的耐药原因,约50%-60%接受过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治疗后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出现这一突变[1-2]。
简单来说,EGFR基因原本的“靶点”发生了新的突变(T790M),就像锁芯变了样,原来的钥匙(靶向药)再也插不进去,自然无法发挥作用。
2.MET扩增:约5%-22%的患者会出现这一情况[3-4]。当EGFR被靶向药阻断时,癌细胞会通过拓宽MET基因这条“备用通路”,激活新的信号传导机制,绕开EGFR-TKI的抑制作用。
三代EGFR-TKI治疗后耐药
无论是一/二代还是三代EGFR-TKI,耐药机制均可从“是否与EGFR通路直接相关”分为两大类型,只是三代药物的机制更复杂,还存在部分不明或复合因素:
1.EGFR通路依赖耐药(围绕EGFR基因本身突变)
C797S突变:这是三代EGFR-TKI常见的耐药机制,其中C797S突变最为典型。该突变发生于EGFR基因的20号外显子,属于错义突变,会阻碍三代EGFR-TKI在EGFR激酶的ATP结合域形成共价键,致使药物功效失常[5]。
L718Q、L792X等罕见突变:像L718Q(发生率1%-2%)、L792X(发生率约3%)、G796S(发生率约1%)、S768I(发生率约1%)等罕见突变[5],虽整体发生频率较低,但会从空间结构层面干扰三代药与EGFR的相互作用,削弱药物对靶点的抑制能力。
2.非EGFR通路依赖耐药(癌细胞“另辟蹊径”)
MET扩增:作为常见的旁路激活机制,在三代EGFR-TKI耐药中更是频繁出现——一线治疗耐药后MET扩增比例为15%-20%,二线治疗耐药后可达5%-50%[3],是跨代际的“常见耐药机制”。
RET融合、BRAF突变、HER2扩增:这些基因异常各自激活新的信号通路,助力癌细胞摆脱EGFR-TKI的管控。
表型转化:部分患者会出现肿瘤表型转变,如非小细胞肺癌向小细胞肺癌转化。
正因为不同耐药机制背后,癌细胞的“生存逻辑”截然不同,应对策略也必须精准区分,如果没查清楚就盲目换药,不仅可能无效,还会耽误治疗时机。
因此,耐药后第一步不是急着试新药,而是通过病理及基因检测明确:癌细胞到底耍了什么“花招”?只有找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为后续治疗争取主动权。
02、特别当心这个“拦路虎”——MET扩增
在EGFR-TKI耐药的各类原因中,MET扩增之所以需要重点警惕,是因为它对病情的影响如同给癌细胞按下了“加速键”,带来一连串棘手的问题。
当MET基因出现扩增时,就像癌细胞激活了一套“备用动力系统”:原本被EGFR-TKI抑制的生长信号通路被绕开,MET通路会持续为癌细胞提供增殖“能量”,导致肿瘤不受控制地快速进展。这时候,原本有效的EGFR靶向药就像“断了电的闸门”,虽然在持续发挥作用,但无法控制MET通路,病情很容易出现反弹。
更麻烦的是,过去针对MET扩增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缺乏专门治疗的精准方案,患者往往只能依赖化疗等传统手段,但疗效有限,副作用还明显,整体预后并不理想。不少患者因此陷入“药不对症”的困境,眼看着病情恶化却难以有效控制。
而现在,MET扩增已不再是“无药可治”。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及时发现”:如果耐药后漏掉了MET扩增的检测,就可能错失用精准方案阻断肿瘤进展的机会,等到病情严重时再补救,不仅治疗难度增加,患者也要多受不少罪。
所以,对MET扩增的警惕,本质上是对“治疗时机”的重视——早检测、早确认,才能在癌细胞“开挂”之初就用精准方案压制,避免病情陷入被动。
03、用对检测方法,才能揪出真凶
想知道是不是MET扩增在耐药中“作祟”,目前临床上有两种经过验证的靠谱检测方法,它们各有侧重,在MET扩增检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FISH(荧光原位杂交)检测:
检测原理及定义方式:作为检测MET基因扩增的“金标准”,FISH检测主要通过两种逻辑清晰的方式来判定是否存在MET扩增,一是基于基因拷贝数(GCN)的Cappuzzo标准:通过荧光探针标记MET基因后,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并计数每个肿瘤细胞中MET基因的“个数”(即基因拷贝数),以此判断是否扩增。
二是基于基因与染色体着丝粒比值的标准:通过荧光探针分别标记MET基因和7号染色体着丝粒(CEP7),再计算每个细胞中“MET基因信号数”与“CEP7信号数”的比值,根据比值结果判定是否存在MET扩增。
2.NGS(二代测序)检测:
检测原理及作用:如同给癌细胞做了一次“全身CT”,NGS检测是对肿瘤组织的基因进行全面测序。它不仅能够精准识别MET扩增,还能同时排查其他可能的耐药突变,例如EGFR的C797S突变等,一次性获取丰富的分子信息。
正因如此,耐药后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尽早行基因检测,早一天明确原因,就能早一天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为控制病情争取宝贵时间。
总结:耐药后走好这三步,少走弯路更安心
1.及时查因:耐药后不要盲目换药,第一时间通过检测明确耐药原因,尤其要重点排查MET扩增这个“关键靶点”。
2.精准检测:指南共识建议MET基因扩增可采用FISH和二代测序进行检测,FISH是检测MET基因扩增的金标准,二代测序检测MET基因扩增尚需进一步优化和验证[7]。
3.对症治疗:一旦确诊为MET扩增,对症治疗。
耐药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道“坎”,只要找对方向、用对方案,依然能把握治疗主动权,稳步走向康复。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