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将癌痛患者的诊疗满意度纳入评估指标,强调建立全院疼痛综合管理流程、提升疼痛诊疗水平、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的重要性。 因此在癌症患者管理中,多学科团队协作的疼痛综合治疗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慢性癌痛的定义、分类、评估要点、治疗原则及治疗手段,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成人癌症患者疼痛管理的整体思路。
对于临床表现被认为适合强化化疗(IC)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制定临床决策仍然是一个主要挑战。这些患者的生存率很低,除非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在适合IC的老年AML患者中进行的一项III期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IC(3+7)和地西他滨(DEC)之后接受Allo-HSCT的疗效,结果显示两者具有相似的生存率。来自意大利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研究,假设接受地西他滨(DEC)治疗的符合条件的老年AML患者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结局方面优于接受强化化疗(IC)的患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教授杨金奎团队研究发现,2007至2021年间,我国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发病率以每年3.6%的惊人速度增长,这一增长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而与肥胖无关的癌症发病率则保持稳定。近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ed。
近期,广州一名男子因为五年未清理耳朵内的耳屎,导致严重的耳部问题。据《广州日报》报道,受害者小冯(化名)因右耳长时间感到闷堵和疼痛,最终在医生的检查下被诊断为“外耳道胆脂瘤”。
中国前十的肿瘤医院排名及其简介
根据最新的资料,熬夜会导致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皮肤问题和体臭。
继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ALL)是指既往恶性肿瘤后发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包括治疗相关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既往恶性肿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m-ALL)。由于t-ALL的罕见性,我们对该病的了解有限,但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t-ALL是一种独特的实体,具有较差的遗传学特征和临床结局,对传统治疗的反应率低,生存结局差。应用分子研究和二代测序技术识别基因特征可能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但长期生存仍依赖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期报道1例51岁女性患者,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4年后发生ALL。该患者对ALL常规化疗方案无效,根据B-ALL分子生物学特征,采用索拉非尼联合地西他滨方案获得缓解。
当地时间8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联合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2021年高考,安徽女孩夏夏在考场来了一场“意外晕倒秀”,本以为只是小插曲,没想到这一倒却倒出了大麻烦。后来,她被确诊为恶性骨肉瘤,从此开启了一段艰难的抗癌之旅。
8月28日讯因美纳(ILMN.NASDAQ)日前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其体外诊断产品(IVD)TruSight Oncology(TSO)Comprehensive检测试剂盒及其首批两种伴随诊断(CDx)适应症。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是一种ERBB受体,与不良预后相关,是乳腺癌治疗的热门靶点之一。SOLTI-1805 TOT-HER3研究是一项评估单次剂量新型HER3抗体药物偶联物(ADC)Patritumab deruxtecan(HER3-DXd)在多个乳腺癌队列中抗肿瘤活性的机会窗、多中心研究,该研究B部分结果近期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布。
热响应水凝胶递送系统展现了一种乳腺癌治疗策略,具有临床潜力。
在当下,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各类癌症似乎无处不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沉重阴影。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除了疾病本身的因素,抗癌药物的不当使用竟然也与癌症的发生息息相关。这不禁让人疑惑:抗癌药物本应是对抗癌症的利器,为何反而成了致癌的隐患?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期,著名魔术师刘谦亲自证实,他确实被诊断出患有肺腺癌,并已在2月中旬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中,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被有效地发掘出来,CAR-T细胞治疗方法已经从实验室成功地走向了临床。2024年8月16日-18日,2024 CACA整合血液肿瘤大会在甘肃兰州举办。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累及脑、脊髓、软脑膜和眼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是治疗DLBCL应用广泛的方案,但是其无法穿透血脑屏障(BBB),无法有效治疗PCNSL。治疗PCNSL的关键是能够穿过BBB的药物,比如高剂量甲氨蝶呤(HDMTX)、替莫唑胺、阿糖胞苷和塞替派,然而,该病的随机研究较少,治疗标准有待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