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东医药(30.250, 1.72, 6.03%)8月16日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两款抗肿瘤新药于今年8月向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申报IND,并获得受理。
在人体消化系统的众多器官当中,有一个器官是不起眼的,它身居人体的上腹部深处,同时身材非常娇小,外形酷似红薯,它就是胰腺。胰腺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在人体的消化系统当中,它可谓是“王者”级别的存在。所以,不要轻视胰腺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CerS4/C18-C20-神经酰胺的基因丢失或分子敲低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激活质膜上TGFBR1和 SMO信号之间的串扰来增强肿瘤转移,从而选择性地激活初代纤毛中的Shh通路。然而,尚未有研究探讨细胞内PD-L1信号转导是否参与这一过程。
近年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作为乳腺癌的一个治疗靶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不断开展。HER3不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因为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与耐药性的关联,为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乳腺癌中HER3的作用机制以及为临床治疗提供的参考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15日证实,瑞典的一例猴痘病毒感染被认为与非洲的疫情暴发有关,这是世卫组织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天后显示该病毒已扩散至非洲大陆以外的第一个迹象。
近日,福建泉州一女子误服了少量干燥剂,她害怕中毒,慌忙咨询朋友,上网查询,得出“需大量喝水促进新陈代谢”的自救方法。于是在3个小时内狂喝10升水,不料喝完没多久,就出现头晕恶心、手脚抽搐等症状。送医诊断为急性水中毒,病情危急直接送进了ICU,治疗数日后终于转危为安。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警告,称在巴黎奥运会期间,至少有40名运动员的新冠病毒及其它呼吸道感染疾病检测结果呈阳性,国际社会应关注新冠感染异常增多的情况。
近日,III期临床研究——IPATunity130研究队列A的结果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10.0)上,研究探讨了Ipatasertib联合紫杉醇治疗PIK3CA/AKT1/PTEN突变的局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TNBC的疗效。
皮肤癌在澳大利亚特别多,主要是因为很多人都有日光浴的习惯,而阳光里的紫外线能够直接破坏细胞和DNA,造成基因突变,带来更高的患癌风险。曾有大量的研究发现,长期晒太阳的人皮肤上很多细胞都有基因突变,虽然大部分没有癌变,但也是潜在的风险因素。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小型试验结果表明,以中国古代中草药为基础的实验药物YIV-906有助缓解化疗和放疗给癌症患者带来的毒副作用。24名患者服用YIV-906后,直肠癌疗法造成的胃肠道副作用更小。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胃肠道肿瘤学》杂志。
新京报讯据海关发布官微消息,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8月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月9日数据,今年以来,非洲有13个国家报告了17541例猴痘病例,死亡517例,其中仅刚果(金)就报告了16789例猴痘病例,死亡511例。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发布公告如下
近日,有消息称,全国多地组织开展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疫情应急演练,由此引发公众关注。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达482.47万,女性乳腺癌新发35.72万。传统观念上,癌症治愈困难且死亡率较高,在大众认知中癌症即为“绝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黄晓军院士团队、南方医科大学的刘启发主任团队分别在北京和广州开出创新抗巨细胞病毒(CMV)药物马立巴韦片的处方,标志着这一创新药物在中国投入临床使用,为我国难治性CMV感染或疾病的成人移植受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近期,广东地区的新冠疫情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个显著的现象不容忽视:年轻人群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其症状表现相较于以往更为突出。这一现象不仅挑战了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传统认知,也促使社会各界对年轻人群体的健康状况和防疫措施进行了深入反思。
财联社8月15日讯(编辑史正丞)当地时间周三,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召开发布会,宣布正在非洲迅速蔓延的猴痘变异株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也是《国际卫生条例》框架下的最高级别全球疫情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