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Hetts,Balsara及其同事将于1月9日在美国化学学会开放获取的出版物ACSCentralScience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
2016年,22%的死亡缘于癌症,使癌症成为了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死因。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球前三位。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以放疗和化疗为主,随着对癌症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结直肠癌的分子基因表达已被临床初步认识,结直肠癌的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靶向和免疫治疗进一步提高了结直肠癌的总有效率,使患者的无进展总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延长。本文就结直肠癌治疗重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随着靶向免疫研究不断突破进展,数种靶向免疫治疗药物在肝胆癌领域纷纷传来治疗佳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肝胆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以及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供临床医生及患者朋友比较权衡。
EGFR突变占了非小细胞肺癌的40-50%,靶向药一线治疗该突变类型患者高效低毒,临床运用广泛。然而,大部分患者在使用TKI大约1年后容易出现耐药,导致治疗失败。靶向耐药始终是个严峻的临床临床难题。今天小编就EGFR一线靶药耐药后的治疗策略作一概述,为EGFR突变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借鉴。
TKM-080301是ArbutusBiopharma公司研发的一款靶向于PLK1的核酸干扰(siRNA)类药物,该激酶的过表达会促进肿瘤细胞失控性增殖。PKL1在肝细胞癌(HCC)中过表达,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敲除PKL1基因后HCC细胞系增殖减少。因此研究者开展了进一步的探究TKM-080301对HCC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肿瘤发病率正在上升,肿瘤对可用药物的耐药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全球挑战。全球顶级期刊《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超级重磅的研究:通过丹麦、美国、捷克三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合作,对丹麦24万例癌症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报告指出戒酒药双硫仑disulfiram对治疗癌症有效,长期持续服用双硫仑的癌症患者,相比于没有使用双硫仑的患者,死亡率降低了34%。
在对恶性肿瘤进行内科治疗时,传统的化疗药物往往根据患者体重或者体表面积计算给药剂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增强免疫系统抗肿瘤效应的同时,可能出现免疫机制「敌我不分」,进而导致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rAEs)。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老王胸部不适入院,胸部CT提示右侧肺叶上4厘米大小的团块阴影,胸外科手术切除肿块,病理检查结果为肺癌(腺癌),此后还要面临,使用抗肿瘤的“靶向药物”等一系列治疗,老王一家的生活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人到中年会有各种烦心的问题接踵而至。怎么能赚到足够多的钱?要给小孩报多少个补习班?什么时候搬去市内住?这个月还完花呗是不是又要吃土了?等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到中年发福了怎么办?
肿瘤发生骨转移是否就意味着对患者宣判进入“终末期”了呢?
近日,IderaPharmaceuticals公司公布了其在研疗法tilsotolimod与Yervoy(ipilimumab)联用,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I/II期临床结果:“PD-1耐药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肿瘤内注射Tilsotolimod(IMO-2125)联合ipilimumab获得持续缓解。”
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在全世界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3位及第2位。死亡病例在全世界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4位及第3位。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与其高脂肪饮食有关。
这是一个新型的口服晚期抗癌药物,针对的靶点是MET基因。
对中国广大癌症患者而言,2018年注定是“奇迹之年”,多款革命性的抗癌药物在今年集中上市。尤其是在最热门的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好消息接踵而至。